Webb轟限查冊:6個「陳志強」同ID組合

Webb轟限查冊:6個「陳志強」同ID組合

【本報訊】政府即將收緊公司查冊,引起各界猛烈抨擊,尤其對董事資料「同名人士」的搜尋結果容易引起混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曾引數據反駁不會出現此情況,但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圖)作出實測、並批評政府誤導立法會。

就政府收緊查冊措施,未來公司註冊處文件僅顯示身份證英文字母、首三位數字,以及隱藏居住地址,僅顯示通訊地址。許正宇上周五在立法會上指出,58.8萬名持香港身份證的香港公司董事中,只有八組人士的中英文全名及身份證英文字母、首三位數字相同。

嘆前年禁蒙面 今准董事隱身

不過,David Webb引述2009年12月17日的諮詢文件,指「在香港不同人士擁有相同姓名相當普遍,限制身份證號碼將難以辨識個人身份,讓董事逃避責任及易於參與犯罪活動。掩藏三至四個身份證號碼難以識別個人身份,原因是不少人擁有相同名字而又擁有類似的身份證號碼」,他更引用一個普通的中文名「陳志強」(CHAN, CHI KEUNG),來證明四個身份證號碼顯示是如何不足夠。

他在公司註冊處輸入「CHAN, CHI KEUNG」,得出245個董事紀錄,當中243位董事的身份證中第三位至五位數字被遮蓋,出現至少六組相同姓名及身份證的組合。進一步查冊發現,他們均是不同身份人士。當中一個組合的身份證號碼,只有第五位數字不同。

David Webb促請立法會議員能夠關注上述例子,並要求許正宇提供真實數據。他更感嘆2019年時政府禁止人蒙面以能夠識別對方身份及罪行,今天卻求那些具有特權的董事隱身,助長罪行及貪污,要求暫停有關修例,並且取消公司註冊處收費制。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昨晚不點名回應David Webb的指控,稱其所採用的部份身份證號碼比對方法,與新查冊安排下將採納的英文字母及首三個數字格式不同,即六個數字內任何三個數字而非首三個數字,聲稱結果不可直接比較。發言人又稱,該局會研究在個別董事的部份身份識別號碼和中及/或英文全名相同的極少數情況下,提供更多能讓查冊者辨認有關董事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