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再約談 監管風暴未止 螞蟻拆骨 設金融控股

中央再約談 監管風暴未止 
螞蟻拆骨 設金融控股

【本報訊】阿里巴巴(9988)乖乖接受天價罰單後,昨日意外神勇,逆市升6.5%,收報232.2元,帶動市值增逾3,048億元,阿里美股昨晚早段再升至241.55美元(約合阿里港股報234.84港元)。惟阿里未有因認錯而雨過天青,旗下螞蟻集團第三度被內地金融監管機構約談,並須執行五大整改內容,包括「拆骨」成為金融控股公司,螞蟻隨即於昨日落實拆骨。

螞蟻去年11月上市觸礁引發的監管風暴,至今仍未有平息迹象。人行、銀保監、中證監、外管局等金融管理部門昨日再次聯合約談螞蟻集團。人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此番約談是要求螞蟻必須正視金融業務活動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及整改工作的嚴肅性。

■螞蟻集團被人行要求在五大方面整改。

市傳估值大削七成

潘功勝提到,螞蟻集團的整改內容主要涉及五大方面,較令市場關注的是將螞蟻拆骨,「所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全部納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監管,健全風險隔離措施,規範關聯交易」。

另外四項整改工作包括糾正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打破訊息壟斷;認真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以及管控重要基金產品流動性風險,主動壓降餘額寶餘額。

螞蟻隨即承諾「拆骨」,將不同範疇業務重整於不同公司方便監管,包括將整體申設金融控股公司,實現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將「借唄」、「花唄」全部納入消費金融公司;支付業務回歸支付本源;申設個人徵信公司等。事實上,螞蟻被內地金融管理部門盯上後,市場已經開始揣測螞蟻恐遭拆骨,分拆獲利較高的理財、信貸和保險業務,另組金融控股公司。只不過接近半年的時間,便如市場所料,螞蟻的「金蛋」逐隻被拎走;但相信可因此加快上市進度,惟估值被指大削七成至低於1,000億美元。

華盛証券證券分析師聶振邦指出,相比反壟斷,內地更重視金融業務的監管,「始終跟傳統銀行的業務有重叠,亦對中央安排貨幣政策及資金流動性有大影響」,料對阿里股價有較負面的影響。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成為中央打壓對象,螞蟻集團亦不能倖免被「拆骨」。

美團恐排隊「領罰」

內地未會輕言放過一眾中資科網龍頭,亦有迹可尋。外電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市監局擬擴張其規模至40人,並將從其他部門調派人手;另擬下放部份權力予部份地方政府機構,容許他們有權審查反壟斷案件。該局亦擬修改其競爭法,包括大幅提高罰款及擴大判斷公司對市場控制的標準。

投資者憂慮其他科網龍頭陸續排隊「領罰」,先沽為敬,最高危的美團(3690)及騰訊(700)分別插5%及1.1%,收報298.2元及613.5元。

瑞信表示,內地今年會重點調查反壟斷行為,該行予科網股的選股次序為騰訊、阿里、拼多多、美團及京東(9618)。而港股仍未走出內地收水陰霾,再跌245點,收報28453點,成交1,60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