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從疫苗接種看中港官員的愛國(李平)

蘋論 :從疫苗接種看中港官員的愛國(李平)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自爆國產疫苗保護率低、官媒敦促加快把國產疫苗加入世衞推薦名單,彷彿鬼拍後尾枕,道出了中國疫苗和疫苗外交的短板,也道出了中港兩地轟轟烈烈的疫苗接種愛國運動的原因。林鄭政府昨日宣佈多項強制接種疫苗的規定,加上一眾官員率先以身試藥,比中共官員早了一個多月,給人港官比中共官員還愛國的印象。

接種疫苗升級為愛國運動

武漢肺炎從疫情爆發、防疫抗疫到疫苗接種,都極度政治化、國際化,香港更多了一重中國化色彩。雖然早在2月22日,林鄭月娥就連同多位司局長接種了科興疫苗,3月22日又接種了第二劑,但中國的疫苗接種愛國運動,是在3月22 日全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後才開始的。

疫苗接種之所以升級為愛國運動,據說是習近平發出指示,要求各地限期限進度推動疫苗接種,而且明確是全民免費,因此官媒稱之為總書記再次親自部署、親自指揮,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執政理念。被賦予如此崇高的政治意義的事情,豈能不升級?況且,中國要以疫苗外交碾壓對中國隱瞞疫情究責、索償的聲音。

中國外長王毅聲稱,中國已經或正向80多個國家和三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同時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這不是搞疫苗外交,而是展現大國擔當」。然而,中國疫苗的保護率、副作用仍受質疑,多國領導人接種後又染疫,中國官員、百姓再不大規模接種,如何服眾?如果香港接種率高、保護率高,何異以替國產疫苗省亮招牌?

據報道,中共中央的指令是疫苗接種率在6月底要達到40%,相當於全國接種人數要達到5.6億。官方統計顯示,至4月11日,疫苗接種量約1.67億劑,距目標尚遠。因此,疫苗接種在中國極速升級為政治運動,省長親自出任各省疫苗接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縣市委書記、縣市長開始率黨政官員集體帶頭接種疫苗;最具中共政治運動特色的紅色橫額也在城鄉街頭出現:「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相信國家相信黨,疫苗在身你最強」、「防疫道路千萬條、接種疫苗第一條」、「接種新冠疫苗,共築防疫長城」。

港官只是家奴惟有更愛國

疫苗接種愛國運動紅紅火火,高福及《環球時報》的社評,篤穿了國產疫苗保護率低、尚未獲世衞認可和推薦,簡直是造反,近兩日極力澄清,但已難洗白。如果疫苗保護率低,要實現社區免疫,自不然要提高接種率,各地的獎懲也是各出奇招。有的在接種點贈送雞蛋、廁紙,有的由商場提供購物優惠;有屋苑貼出公告,將禁止未接種疫苗的居民出入,也有地方政府下令,企業員工接種率未達標,將給予黃牌警告,甚至停產整頓。

林鄭政府自然不甘人後。陳肇始早前揚言,本港需要超過一半市民完成接種,政府才更有條件爭取進一步回復正常生活,包括經濟、社交活動和跨境出行。林鄭月娥昨日親自出場,宣佈抗疫新安排將以完成接種疫苗為主,將停止免費檢測、各行業需每隔14天檢測的員工以接種疫苗代替、餐飲業晚市堂市時間延長與同枱人數放寬與疫苗接種掛鈎。

無論是主要官員接種疫苗早過內地,還是訂出接種比率目標高過內地,甚至是餐飲等行業的營運與接種掛鈎嚴過內地,都反映香港官員比內地官員在這場愛國運動中更積極。為甚麼會這樣?因為內地官員是中共親生的,香港官員只不過是中共的家奴,林鄭政府一眾官員想邀功請賞,惟有表現得比內地官員更愛國、更能幹。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