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公司開拓「牛碼證」為中小企評級和認證 盼成場外交易市場

李小加公司開拓「牛碼證」
為中小企評級和認證 盼成場外交易市場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本報訊】港交所(388)前行政總裁李小加去年底退任後,曾公開宣佈推動「滴灌通」計劃;根據本報去年獨家報道,當時有名為牛碼公司(New Markets HK)註冊了「滴灌通」商標。本報近日翻閱牛碼公司官方網頁,該公司更新並進一步披露業務,指希望成為香港場外金融交易市場,同時開發多項金融新產品,包括為企業評級及披露營運數據的「牛碼證」,協助有潛質發展至「獨角獸」企業上市。

李小加曾指「滴灌通」計劃概念為透過數碼平台,將傳統金融機構資金引入至非上市、具回報潛力中小企,培養潛在上市企業。

協助微企融資和上市

專家預期牛碼如創投基金,仿效投行角色,為投資者提供企業資料及評級,尋找有潛質企業投資、協助中小微企「境外融資」;但實際運作自由度仍視乎監管機構「開幾多綠燈」。

據官網資料顯示,牛碼香港主要業務包括牛碼證(Numa Certification)及收入分成碼(Revenue Contract)。牛碼證為認證的投資單位,向中小企予以評級及認證;為投資者提供企業經營數據、未來收入預測等;收入分成碼則是投資者與中小企訂立收入分成合同,其後投資者可透過合同列明的期限,獲取其投資企業的分成,包括營業收入或權益。

此外,牛碼亦提供「MAP」及「DAM」解決方案,即監控、自動回款機制、定價、披露、認證及市場結構等服務;並協助企業發行、上市、交易、清結算等。

專家關注監管及保障

資深基金經理溫鋼城預計,牛碼公司運作類似創投基金,「成為主要投資未上市公司的平台,以大數據分析中小企的營運情況,係咪值得投資等,應該係幫人上市,但唔限於香港,似眾投(功能)。」他又指,牛碼目標料為超微企,以中國企業為主,「應該唔會同港交所爭食。」

溫鋼城表示,李小加看好科技,「賣腦食腦變成好值錢,散戶、基金見李小加個名又會增加投資信心」;料五年內公司或能協助數間公司上市。不過,由於公司未有具體詳情,故他關注監管、保障等方面,「有啲似網貸平台,現時係網投,但要留意容易觸及集資條例,視乎監管當局開幾多綠燈。」

安里證券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康預期,牛碼公司若成場外交易市場(OTC),主要協助價單較小,並希望對沖的投資者,「例如佢將一籃子藍籌股成為對沖產品,並以加密貨幣形式在市場買賣。」

牛碼香港在2020年10月29日成立,股東為離岸公司New Markets(BVI)公司,目前只有華科資本(前稱東英金融,1140)前主席張高波擔任董事。網站未有公開公司管理人員,只稱其擁有國際管理團隊,均擁有非凡金融從業資歷,並指「牛碼已與中國的產業領袖們建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早前李小加接受外媒訪問稱自己是牛碼主要股東,目前大約有30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