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未諮詢村民下,近日開始在粉嶺何家園逐家拍門進行土地凍結登記程序,何家園將慘遭滅村,改建為小學校舍。有村民明言:「好似捉賊咁」,促有關部門暫緩計劃,聆聽居民意見。
政府2017年核准原被劃為「工業」地帶的粉嶺第48區,改劃作發展興建公營房屋、商場、停車場及社區院舍等設施,同時清拆何家園住宅,興建一所提供612個學位的小學。有村民指時任區議員民建聯鄧根年並未有向住戶解釋相關計劃,直至現任區議員上任後,方知悉事件。
協助村民的北區區議會主席羅庭德指,區議會去年已在區議會屬下的土地發展、房屋及工程委員會會議,要求運房局就「粉嶺第48區公營房屋發展計劃」重新向村民展開諮詢。政府本月1日刊憲公眾諮詢,惟同日地政總署即派人到村內進行土地凍結登記程序。
居民周先生在何家園居住逾半個世紀,「(居民對呢度)好有歸屬感,好有感情」。對於早前獲土木工程拓展署承諾會重新考慮居民建議,最後卻只等來一封清拆信,感到相當不滿,形容職員對居民的問題避而不答。
周先生憶述地政署進行土地凍結登記程序時,連續數天上門,形容署方「好似捉賊咁」,指自己家中年過80歲的母親患有高血壓,有關部門的行為讓他們感到非常困擾。他又指署方承諾會再作諮詢,卻同時逼遷居民,直問「咁叫諮詢咩?好似想夾硬嚟咁」。
羅庭德強調,相關規劃未有考慮到暉明邨等鄰近區域的公屋項目將帶來的人流及車流,以及東鐵綫由12卡轉為9卡對北區交通影響等因素,同時質疑同區已因沒有足夠學童而有廢校的情況下,為何堅持清拆何家園,令何家園居民逼遷,作無謂的犧牲,促請當局重新規劃粉嶺第48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