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日前公開副總理兼財長王瑞杰的請辭信,說明王瑞杰灑脫將「4G」司令權杖,交回總理李顯龍手中。王氏主動提及自己年近60,把位置留予年輕後起。此事看似突然,實則更顯王氏與李氏之間的默契。青年治政訴求席捲亞洲多地,香港人也深刻有感。新加坡政府素來予人高效反應快印象,如今再一次滅鄰國政府威風,親自完美演繹坡式決斷,展示「要退,還該退了」的態度。
近兩年王氏一直獲譽為總理接班人,惟其個人政治魅力依然淡薄,或許僅足夠助他永續地膺最優秀公務員。去年他於東海岸選區「保衞戰」贏得並不出彩;在人民行動黨奢華鋪墊、讓他三次以財爺身份動用千億派糖,最終得票仍然以六點七個百分點跌幅收場。
王氏的退讓可算有迹可尋。回顧過去半年,交通部長王乙康、貿工部長陳振聲,兩位51歲中堅多次現身於與鄰國的論壇會議,疫情下大力推動東亞發展。新馬邊境重開、新中陸海新通道等議題均少見王氏蹤影。同時,國家內部的人民行動黨文宣,則由年僅48的前國家發展部長、現教育部長擔正。新加坡政府背後的輪替安排,自去年7月大選後早已撰寫好一份安撫年輕選民的劇目。
香港、泰國、緬甸近年捲起反專制民怨爆發,馬來西亞則看似平靜,但大多數馬國網民已明言挑剔拒絕老人治國,向安華—馬哈蒂爾—慕尤丁輪轉說不。新加坡今次坡式豁達,無疑對鄰國曲線施予壓力。李顯龍去年一則「瀕危的亞洲世紀」(The Endangered Asian Century),大膽談及新加坡以及東盟友好於大國博弈的生存藍圖,惟不敢對各國內部民怨浪潮評頭點足,惟有如今直接付諸實行。
話說回頭,今次坡式豁達讓賢想必為北京增添顧慮。北京可謂極為滿意王瑞杰這位優秀公務員,去年初甚至發動助攻,雙微(微博及微信)出現多條帖文,標榜王瑞杰乃廣東潮汕後裔,向網民推銷王氏。
最後,筆者認為現時毋須過度積極揣測李顯龍最終會交棒給哪位。王瑞杰今次一退,令我即時想起本港數年前一部電視劇集《選戰》,結果不重要,現階段最耀眼的仍然是那郭逸材式的「大局為重」。
羅俊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