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城市大學校歌 - 古德明

再談城市大學校歌 - 古德明

城市大學校歌有所謂粵語版,由校長郭位作詞,而經粵語流行曲作者李峻一修改:「學研勤勉,師表造詣。詩風禮月,心嶺意海。明辨慎思,堂堂大器。經世貢獻,芳照萬里……無畏世界,星月變異,迎驕陽我邁前,路遙何畏堅守正道……」這首大學校歌跟時下粵語流行曲一樣,歌詞一塌糊塗。

現試把歌詞隨意顛倒:「學研勤勉,經世貢獻。師表造詣,芳照萬里。堂堂大器,明辨慎思。心嶺意海,詩風禮月。」這段歌詞,絕對不比原文更差。可見原文根本了無起承轉合,無非堆砌詞語,綴起來都不成片段。

又「詩風禮月」,或是說以詩禮為教。古人的確常以詩比作風,因「詩足以感人,如物因風之動」。但「禮月」應是以禮比作月,卻難解釋:禮與月有什麼相似之處?中文有詩風而無禮月。「禮月」一般解作拜月,如唐朝牛嶠《感恩多》詩寫閨中紅粉思念遠人:「淚盈襟,禮月求天,願君知我心。」而「詩風禮月」之後的「心嶺意海」,希望不是說大學師生的心意險惡如峻嶺,難測若深海。「經世貢獻,芳照萬里」同樣不可思議:芳者,芳香也。氣味怎可像太陽一樣「照萬里」?

此外,短短一首歌,前一句「無畏世界」,後一句「路遙何畏」,未免太過大無畏了吧,孔聖猶有三畏。把「路遙何畏」改為「路遠不辭」,會好一點,但改不掉通篇生硬湊合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