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安心」冇份 專家:欠科學根據 逼掃碼禁填紙 食肆鬆綁難

不用「安心」冇份 專家:欠科學根據 
逼掃碼禁填紙 食肆鬆綁難

【本報訊】港府借防疫之名加強監控變本加厲,安心出行再度淪為政府利誘食肆延長堂食時間、放寬限桌人數和酒吧復業的籌碼。食肆若要回復接近正常運作,日後除只可接待接種的顧客外,所有客人更須使用安心碼、不再接受「填紙仔」。有醫生批評措施欠科學根據,人權組織更憂措施會「永續」。

新推的「疫苗氣泡」分階段規定員工和顧客都要接種疫苗,同時食肆不再接受填紙仔形式讓顧客登記資料,只接受安心出行。新措施最快4月29日實施。

稱會考慮無法接種者需要

特首林鄭月娥引用創科局數據,逾1.9萬人因收到安心出行感染風險通知而接受強檢,稱市民提供有關資料必須準確才助防疫。她指安心出行下載量高,「370萬喇,如果咁方便都唔肯用,我哋都好難理解。」

林鄭說,若市民因特別原因無法接種,或長者無智能手機,「一定會考慮市民需要」,重申會避免「一刀切」做法,但沒有再解釋如何配合。

被問為何不再接受填紙仔,林鄭冷笑說:「嗰啲人亂填呀,你哋(傳媒)報道㗎嘛,啲人寫嗰啲根本唔係名嚟嘅。」政府近日已特別針對填紙仔於食肆加強執法,有傳媒報道指,大家樂和大快活位於香港仔中心的分店,被當局發現有食客無掃瞄安心碼,亦無填資料,遭停晚市堂食至下周一。

去年11月,創科局長薛永恒曾表示不會強行要市民裝安心出行。被問政府不再接受填紙仔,是否反口覆舌及限制市民的人權時,林鄭反駁稱公共衞生領域須與時並進,若繼續用去年1月的方法抗疫,香港恐成高風險地區。

林鄭又指,其他國家甚至有封城及禁足等做法,「用你剛才術語,就係違反人權」。記者追問外國有否強迫酒吧須使用安心出行及打針才可重開,林鄭月娥即辯稱「有啲國家酒吧都未開番」,對記者說:「我提議你睇吓各國做法。」並無正面回應記者的提問。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強制食客使用安心出行,不准填紙仔作為另一個放寬條件,「實在係冇科學根據」,亦不見得會因此減低現場人士感染風險,「如果有,咁點解一開始你又畀人填紙仔?」

已接種兩劑復必泰的民主黨醫療衞生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怒斥林鄭的要求荒謬,自相矛盾,「如果用佢個邏輯,疫苗保護力達九成以上,咁我應該好clean,咁我點解仲要用安心出行?係咪代表填紙仔會令疫苗失去效力?」

人權組織憂措施「永續」

民權觀察成員沈偉男則稱,當局沒有足夠理據證明只有安心出行能夠協助追蹤,「之前好多人唔想裝安心出行,𠵱家政府變咗更加強人所難、施加壓力」。沈又指林鄭一直避談措施的退場機制,擔心這些措施會被「永續」,「但𠵱家疫情已經好返好多,邏輯上係完全解釋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