齡記中史書河蟹五四運動

齡記中史書河蟹五四運動

【本報訊】有出版社向學校派發高中中史書「訂正表」,刪去五四運動期間的激烈示威與近年香港示威、警民衝突的討論,牽涉時事的問題如「香港特區政府較傾向屬哪一種政體?」、「你同意中國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嗎?」等也被換走。有中史科教師認為學生原可透過這些題目「以古鑑今」,但在「新香港有新標準」下,或會被當局要求修改。

齡記出版的《新探索中國史5上》有關五四運動的章節,原本描述五四運動期間大批學生示威,部份更毆打官員和放火燒官邸等,問「假如你是當時的學生,面對政府上不公義的情形,你會否採取激進手段以示不滿呢?」該書續問學生認為北洋政府派軍警鎮壓和逮捕學生是否合理,又着學生評價近年香港示威中的警民衝突「香港警察和市民的表現怎樣?」訂正後該部份改為列出學者觀點,探討五四運動的性質。

教師料出版社當「護身符」

齡記《探索中國史第3冊甲部課程》原設的多項時事相關題目亦被換走。其中「你認為人權可貴嗎?」被改成「現今香港市民的人權如何受到保障?」;「你同意中國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嗎?」則變成「近年來中國有甚麼重要的外交成就?」

有中史科教師認為被刪的內容有助學生用歷史問題思考現今社會,惟在「新香港有新標準」下,凡涉及學生示威、打官員,香港警民衝突等內容均要修訂。他估計可能是教育局要求出版社更正,或出版社出訂正表作為「護身符」,以防一旦有教師用了書中題目而遭投訴,出版商「有藉口甩身」。

教育局回覆稱, 出版社有責任確保課本內容和選材「符合課程宗旨和目標,所引用的資料正確、內容完整、客觀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