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雖令各項送中交流計劃停頓至今,但在「愛國者治港」下,相關項目仍獲開大水喉。民政局提交立會財委會文件顯示,局方本年度分別預留2,600萬及6,000萬元撥款,供1.8萬名及3,700名青年到內地交流或實習;局方上個財政年度用於推廣校外國教的修訂預算更破千萬。
局方指,去年初因疫情嚴峻,已要求獲資助團體暫停到內地交流或實習,去年全年僅60人於1月初疫情爆發前到訪內蒙、吉林及黑龍江交流。
不過,當局本年度仍為「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及「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分別預留2,600萬及6,000萬撥款,並預計兩項計劃參與人數為1.8萬人及3,700人。局方稱,有信心疫情好轉時參加人數回升。
當局亦有交代用於學校以外推廣公民教育及國民教育的開支。文件顯示,民政事務局上財政年度在此範疇預留2,200萬元,當中逾1,000萬元用於推廣國教之用,較2017/18年度780萬元、2018/19年度720萬元及2019/20年度680萬元實際開支高。
局方解釋,因應去年是《基本法》頒佈30周年,公民教育委員會與香港青年聯會曾合辦宣傳計劃及製作電視節目,向市民推廣《基本法》,故上財政年度推廣國教修訂預算開支較大。而2021/22年度相關開支預算約為2,300萬元,當中800萬用於推廣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