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軍事部署 開發高端武器 俄爭北極 試核闢歐亞航道

增軍事部署 開發高端武器 
俄爭北極 試核闢歐亞航道

氣候變化持續之際,衞星圖片顯示俄羅斯正在北極圈地區積極鞏固實力,部署空前軍事力量,並測試最新武器,以確保其北部海岸正開闢一條來往亞洲至歐洲的重要運輸路線。

氣候急速變化,快速清除俄羅斯北部的自然防禦,觸發俄國加速部署軍事力量。太空技術公司Maxar的衞星圖片顯示,俄國正建造用於放置新型高科技武器的地下儲存庫;而在北極圈的「三葉草基地」更被拍到存放米格-31戰鬥機,這是俄國首次將空中軍事力量帶到北極圈。

衞星圖像亦顯示在過去五年,俄羅斯一直在翻新飛機場及三葉草基地。此舉理論上屬於對邊界及海岸線的合法防禦,但美國官員表示關注,認為其用意或屬實質控制更遠的北極地區。美國防部發言人坎貝爾指出,俄國還在擴大空中和沿海防禦導彈系統網絡,以增強在北極關鍵地區的反介入和區域拒止作戰能力。有俄官員亦指出,俄國定期在北極測試高科技武器。

比蘇彝士運河省時一半

俄國在去年3月一份文件揭示對北極圈的目標,包括致力發展「北方海路」(NSR)成「具全球競爭力的國際運輸航道」。NSR在挪威至阿拉斯加之間展開,沿着俄羅斯北部海岸直到北太平洋,對比連接亞洲與歐洲的蘇彝士運河,需時料縮短一半。

在氣候變化下令北極融冰,更有利俄羅斯的計劃。澳洲迪肯大學教授布欽南表示:「在冰變得越來越薄下,令它更有利變成商用運輸航道。」美國官員指,俄國甚至為NSR制訂一些規矩:「他們要求任何在國際海域駛入NSR的船隻,都必須有一名俄羅斯人指揮,甚至試圖要求外國船隻在駛入NSR前,須獲得其許可。」

核魚雷威脅美海岸防衞

另外,該官員表達對俄方的新武器的憂慮,包括海神「波塞冬」(Poseidon)2M39核魚雷。俄總統普京曾要求國防部在2月為其作「關鍵階段」測試,並計劃於今年內展開多個測試。

這魚雷的時速據報高達每小時85公里,射程為1萬公里,並能搭載一枚爆炸量達1億噸的核彈頭。它與鋯石導彈同為普京近年致力發展的新型武器,後者被情報專家形容為「新科技武器、加上高超音速,令別國難以防禦」。報道指,波塞冬可躲過美國海岸防衞,威脅美國沿海城市。

俄國在3月底的北極軍演為三艘可搭載魚雷的核動力潛艇作測試。俄羅斯新聞社報道指,特別為搭載波塞冬核魚雷而研製、世上最長潛艇「別爾哥羅德號」,將於9月完成。

挪威情報部門指,他們把波塞冬評估為「新型核威懾武器的一部份」。雖然它處於測試階段,但屬一個戰略系統,影響力遠遠超出目前進行測試的區域。挪威國營的國防研究所國際關係學教授齊斯克亦指,從俄國的基建開發水平及潛艇測試可見,核魚雷似乎「非常真實」而且成功。他形容:「這絕對是一個可以威懾他國的項目,成為將來的談判籌碼,或是在軍備談判之中使用。」

美國有線新聞網

■衞星圖片比較下顯示,俄國正增建地下儲存庫放置新型高科技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