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楊靜

藝術家- 楊靜

我的生活中,總是有很多藝術家。他們中大部分人是很敏感,不少都是有故事的人。我從沒想過自己能當個藝術家,除了缺乏基本技能,我還覺得自己的人生太過順利,不夠曲折。如果一個人一生平凡而滿足,她有可能做個藝術家嗎?伍爾芙寫過情緒穩定是寫好作品的先決條件,但她自己不是自殺了嗎?

而當我寫作寫得最帶勁的時候,當我回看我最滿意的文字時,我確實得承認很多時候我都是在情緒漫溢的時候下筆。我有一段很難過的時光,總覺得被以為是好友的人辜負,難以入睡的時候我就會提筆寫點小故事,有一次真是下筆有神,同時哭的不可收拾,大概15分鐘後,故事就寫完了。神奇的是,打完最後一個字,痛苦彷彿消失了大半,整個過程流暢而治癒,好像有些排解不掉的憂鬱終於離開了我。我分不清是我在寫字,還是我的情緒在寫——而我只是完成寫作這個行為的一個物理工具而已。

如果那件讓我心痛的事情沒有發生,如果我從未認識那些讓我氣憤的人,我還能寫出這樣的東西嗎?我很懷疑。但同時我真的很希望做個交換,我希望我真的不認識這些人、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那樣也許寫不出什麼東西,但至少我可以繼續不設防地相信別人、愛別人,像我曾經那樣。

朋友說,在中環有一些營養吧。在那裏,有人會把養分注入你的身體,你不用吃什麼,也不用消化。我們越說越覺得好笑,但同時又不約而同地想:「這難道不是創意產業、教育產業正在做的——直接餵給我們技能、成就、營養,跳過真的去學習、感受、失敗、掙扎的過程。」

如果創意知識也可以被直接輸入到你的大腦,你會買這個服務嗎?但如果所有人都可以下載這些,那你會不會又是俗世裏一個無聊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逢星期日、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