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罷買與爆買看政權的愚蠢(鍾劍華)

從罷買與爆買看政權的愚蠢(鍾劍華)

因為新疆棉花涉及強迫勞動的爭議,就連中、港、台藝人也要紛紛表態,企圖以中國市場作籌碼,呼籲人民罷買等行動威嚇國際投資者。但原本只是想打擊一個瑞典品牌的事件,燒及其他幾十個品牌,涉及國內不同環節的利益。當那些國際品牌搞優惠推廣,卻又迅即引來排隊搶購。而鼓勵支持國內品牌的行為,千多元的波鞋炒上近五萬元,原來是集團式騙局。杯葛及罷買行動瀕臨失控,只能迅即降溫,草草收場。整件事變成鬧劇,反映了盲目民族主義情緒的熱情何其脆弱,其言若重,也只是重於棉花,卻又輕於折扣。

在香港,海關突然針對性執法,以沒有中文標籤及清楚警告字句為由,扣起「黃店」阿布泰生活百貨幾十萬元的貨品。結果卻引來大批市民去爆買,排隊人龍甚至延伸到店外幾個街口,排隊兩小時付款也是秩序井然。

漠視民情 製造反效果

這兩件事發生於中港兩地的罷買與爆買,都是當權集團意圖玩手段來達到政治打壓的目的,結果都只是執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特區政府越來越大陸化,對香港原有體制已造成嚴重破壞,所謂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迅速泡沫化。但政府除了繼續破壞香港的公民社會外,還不斷以「執法」之名打擊在經濟領域合法經營,又在政治上旗幟鮮明的黃色經濟。過去大半年,警方、食環等執法人員,多次以「執法」之名巡查及滋擾黃店。這次針對阿布泰所作的指控,即時被不少人找到具體證據,說明同樣的情況普遍存在於其他支持政府的連鎖店。政府這種針對性執法,擺明不是「依法治港」,而是「恃法亂港」,與選擇性檢控如出一轍。

政府如此玩忽法治,產生不到威嚇效果,只會令其進一步流失政治認受性,也只會令官員及執行相關行動的公職人員變成過街老鼠!政府以為這樣就可打擊黃店,結果只會強化港人對黃色經濟圈的支持,過去幾天的爆買行動可見一斑。阿布泰營銷的商品不見得獨此一家,大部份顧客也不是別無更方便的選擇,為何仍要不惜花長時間排隊?同仇敵愾而已!政府以為可無限制地運用權力來打擊看不順眼的人或機構,結果變相為這些機構宣傳。港人如此爆買的同時,被針對黃店的經營對手也不見得有甚麼好處,不少人除了即時罷買及抵制其他店舖外,也走到其他連鎖店,把貨架上的商品驗屍,然後向海關舉報要求公平執法。相關部門顧左右而言他,也凸顯了執法的不公及「恃法禍港」的事實。政府這次可說是自討沒趣,還要累及自己友!

過去一年特區政府搞過的全民普測,現在還在鼓勵注射國產疫苗、聲嘶力竭的國安宣傳,哪一項不是只會招來冷待?完全不理會市民情緒的濫用公權力,根本無法挽回當權政治集團所餘無幾的威信,也會為民間自發的不合作運動製造更持久的韌力。不斷恃法禍港,特區政府只會變得更面目可憎。只有無貨可賣的政權,才會不斷煽動盲目的國民情緒;只有窮到只剩下暴權的政府,才蠢得以為可透過不斷濫用權力來消弭普遍存在的敵意與鄙視!這都是愚蠢至極,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鍾劍華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