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如人民幣挑戰美元地位,勢必成為一場世紀大戰,身處其中的香港金融體系,在中美關係彊局下,已有被殃及池魚之險。
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近日就用「核子武器」來形容香港可能面臨的衝擊。本月4日,任志剛在電台節目罕有談到中美角力相關的敏感議題,包括聯繫滙率、美國金融制裁、香港地位、人民幣國際化等。尤其他首次提到一旦港元和美元脫鈎、港府應有後備方案,與港府官員對港美元前景的一貫樂觀態度有別。但他相信美國極不可能會推出禁止香港使用美元的「核子武器」。
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在香港以人民幣完全取代美元並不容易,「屆時外貿可能不再經過香港, 如果金融同外貿都冇埋,香港會陷入好大嘅危機」。
不過,內地官員對挑戰美元近月仍野心勃勃。在中美外交官員上月於阿拉斯加進行火星撞地球式的論戰同時,人行官員亦罕見地公開質疑美元繼續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合理性,並指人民幣可替代美元地位。上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發表演說,指中國在加入WTO後,而成為最大進出口貿易國家,而美國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發行國已不再處於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核心位置。他又指2016年以後,人民幣國際化的邏輯發生了變化,大量境外市場主體持有人民幣資產主要是為了投資增值,而不再只為了國際貿易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