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致敬海報 周星馳、林亞珍睇戲

皇都致敬海報 周星馳、林亞珍睇戲

【本報訊】新世界發展去年以47.76億元投得北角皇都戲院大廈的業權後,近日在皇都商場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邀請了「無紙用工作室」林嘉恒及「抒發」陳家浚參與創作,用作品與港人一同回顧皇都68年歷史。

書法家舊舖鐵閘揮毫

新世界邀請90後林嘉恒,以皇都歷史為藍本,為體驗活動設計了5個角色,包括娛樂家、大導演、華麗歌后、傳奇建築師及快樂觀眾。林指以往憑既有電影角色落筆繪畫,今次則為原創設計角色,將懷舊電影風格、當時的流行元素等重演觀眾眼前,過程極具挑戰性。

■林嘉恒以過往皇都68年歷史為藍本,設計出5個角色。

陳家浚

林嘉恒為皇都戲院外牆設計「全院滿座」海報,並以各種港產片經典角色造型,包括《喜劇之王》周星馳、《家有囍事》程大嫂及《林亞珍》等,向經典港產片致敬。

除皇都戲院外,新世界亦保留商場舊舖的特色,邀請了80後現代書法家陳家浚(Sam)為舊舖鐵閘揮毫創作,利用北魏體、隸書、行書寫出「文字雲」,述說皇都戲院68年歷史,包括「一級歷史建築」、創辦人「歐德禮」、最後一齣上映電影《一個好人》等。

Sam解釋稱,選取3種字體是考慮到作品的可觀性及藝術美感,不僅可供市民「打卡」,亦希望市民能駐足細看了解皇都戲院的歷史。

將書法「落地」,首次在歷史古蹟上揮毫,Sam認為是難忘經驗,但他表示在鐵閘上書寫並非易事,過程逾8小時,整個設計排版更長達逾兩星期。他指出,為求配合歷史,部份字體從舊電影海報演化出來,例如香港首個日本電影節於1969年在皇都戲院舉行,故他書寫「日本電影節」時,會模仿日本的廣告字體,寫出較「扁身」的隸書。Sam坦言困難之處是模仿當中的歲月痕迹,「唔好做得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