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壇話當年:月薪2K豉油撈飯捱過冰河期 趙俊傑:港超兵真幸福

球壇話當年:月薪2K豉油撈飯捱過冰河期 趙俊傑:港超兵真幸福

千禧年代經濟不景,不少贊助商紛紛退出球圈,加上班霸南華改組全華班,令本地球壇步入長達六年的冰河時期,偏偏前港將趙俊傑在其時出道,捱盡6年月薪不足5,000元、被迫豉油撈飯的歲月,回望如今被指再陷冰河的本地足壇,他表示:「現在的球員已相當幸福。」

記者/攝影:麥卓溢

在石硤尾長大的趙俊傑自幼熱愛足球,但街場出身的他年少時未曾接受正規訓練。有次在街場被波友點醒,決心朝職業足球發展:「他拿着報紙跟我說翌日二合有青年軍選拔,『你又話想踢波,成15、6歲都唔去考,你點踢波?』」結果他因身型及速度上乘被李輝立相中,很快就入選港青,可謂少年得志。2000年,趙獲球隊以月薪2,000元簽做學徒,正式踏上職業球員之路,該季二合更擊敗快譯通捧走高級組銀牌冠軍。仕途看似平步青雲,不料季後因球市低迷退出甲組:「球隊突然退出,當年在球圈人生路不熟,但自己又想繼續踢,很迷惘。」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沙士過後巨型班薪照減

趙遂改到流浪跟操,惟隊中太多年輕球員,他只好輾轉到花花落班。雖同為甲組隊,但其時球圈正處冰河期,本借用花花會籍作賽的快譯通亦在同年退出,花花只能以「蚊型班」姿態重返甲組,在快譯通、二合及保濟丸散班下接收不少當打失業兵,當年李思明、招重文,甚至「Die for Hong Kong」的金判坤亦在陣,「當年他在左路速度很快,不時推落底傳中,罰球又厲害,像加里夫巴利一樣。」趙憶道。當年甲組連同內地球隊香雪製藥,才勉強湊夠七隊開賽,僧多粥少下球員欠叫價力,只能捱低薪踢波:「像招重文一般厲害的球員都只得數千月薪,我們就更低,印象中只有2,000元。」

趙俊傑季後轉投「升班馬」福建爭取機會,球隊班費僅百餘萬,但仍簽入黃展鴻、艾馬遜及拿美利斯等具經驗戰將,在朱志光帶領下首兩季偶有佳作,惜最終仍要降班。三年間,趙雖由後備打上正選,但香港經歷「沙士」後百業蕭條,低迷球市未見好轉,其月薪由最初的3,000元,至第3年才加到4,200元:「不止我,就算晨曦、愉園等巨型班球員都減薪,當年所有球員都很刻苦,坦白說交通已佔大部份人工,剩下的糧可以幹甚麼?」

■趙俊傑(左)與小學同學廖展立籌辦國際米蘭青訓學院。資料圖片

偷用學生票球會打地鋪

當年為慳錢扭盡六壬,乘地鐵時偷用學生票、與隊友溫遠雄在球會會址「打地鋪」慳車錢、甚至以薯片及豉油撈飯充飢:「當年父母經常外出工作,多數嫲嫲照顧我,如她沒空煮飯,我就經常薯片、豉油撈飯就當一餐。」聞者或已覺慘情,更甚是當時不少球會為縮皮,1年只出10個月糧,令球員休季期仍要為兩餐奔波,「為甚麼做職業球員只是做10個月?」趙無奈自問。為生計,趙俊傑只好暑假早上到餐廳做兼職,收工後游水、踢波加操保持狀態,「剛巧餐廳有員工福利有泳池游水,反而這樣因禍得福練壯了。」他笑道。當年20出頭的他為追夢捱盡苦不堪言的日子,無數次在獨處時偷偷落淚:「除可以在旺角場比賽,會有記者外,你完全感受不到在踢職業球隊。」

福建降班後,趙俊傑自覺技術不足,但勝在態度搭夠,心想應未至於無班可落。無奈當年港甲縮班至八隊,當中包括內地球隊聯華及香港08,令他與隊友難有容身之所。最終他在李炳雄及林嘉緯推薦下加盟流浪,但待遇卻倒退至幾年前的月薪3,000元:「坦白說我真是沒能力,低人工是合理,雖球會肯給我機會,但卻因球市差沒有資源,踢不踢就自己決定。」

大埔包食宿窮得最開心

反覆思量後,趙俊傑決定兩邊走,一邊跟父親做水電,一邊踢職業足球,但亦難免分身不暇,試過因工作缺席操練被扣糧,心灰意冷下萌退意:「一來錢少,二來辛苦,有時練習完又要開夜班,加上能力不足,出場機會少,第一次想過放棄。」在甲組打滾5、6年,球隊未見成績、待遇又差,雖家人未有着他放棄,但同樣替他擔心,「到底你踢波有冇前途?」

幸好有恩師李炳雄開導,令趙茅塞頓開:「他跟我說:『林嘉緯最叻係控住個波,你最叻係死纏爛打,你咪搶贏個波畀林嘉緯,唔需要理人點睇。踢波係你家陣先做到,老咗就冇機會。』」在流浪堅持多一季,06/07球季他在港青隊友陳思榮介紹下轉投「升班馬」和富大埔,月薪終觸及5,000元大關。雖談不上好條件,但在球會包食宿下,趙與隊友每日恆常練習、回宿舍休息、晚飯後加操,過着未有過的球員生活,「在大埔的日子最像運動員,雖然人工不高,但很開心。」同年前南華足主羅傑承回歸,並以千萬班費組軍,帶動本地球壇漸趨復蘇,走出多年冰河期。

不信球市再陷冰河期

趙俊傑的仕途亦隨球市上揚,效力大埔四年,他奪得足總盃冠軍及聯賽季軍,更有機會在亞協盃亮相,離開大埔後在公民、元朗及理文等亦爭到正選,甚至有機會披上港隊球衣(見另文)。苦苦堅持多年,總算守得雲開。如今回望,他仍視當年經歷為人生磨練,「人不可能所有事都一帆風順,當年冰河期很多球員離開,但仍有不少人給我機會,令我捱過艱難時期,才成就今日的我,做人要知足。」

去年元朗、大埔及富力先後退出港超聯,其時有論者形容本港球壇將再次步入冰河期,趙俊傑作為過來人就持相反意見:「較有規模的傑志、東方及理文都銳意大搞,球市『差極有個譜』,加上球員待遇比當年好很多,不少年輕球員都有上萬人工,只要有人投資,很難倒退回當年情況。」事實上,近月本地賽事入場人數不跌反升,更有三場港超聯賽事高掛紅旗,正好應驗趙的看法。球市是否回春或需時間驗證,「只要球員努力,做好職業球員應有表現及態度,自然有球迷入場,我不相信球市會再落入冰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