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專題】記憶可否不要冇?

【娛樂專題】記憶可否不要冇?

《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太好看,好看在殘忍,殘忍到我只能容許自己看一次——安東尼鶴健士(Anthony Hopkins)讓我如實體會喪失記憶的持續痛苦。如果人老真的注定會患上失智症,我不要老。

撰文:月巴氏

過去描述記憶喪失的電影,都是讓你以第三身角度,旁觀喪失記憶者的生活情況,講到尾,是離身的;導演科倫薩拉(Florian Zeller)卻要你進入安東尼鶴健士所飾演的Anthony,以他因記憶錯亂而主導的視角,觀看、體驗一個無法連貫的世界。

■奧莉花高雯(Olivia Colman)飾演的Anne,為照顧爸爸,犧牲了很多。

■曾演過《聖誕大凶日》(Black Christmas)的伊莫琴樸絲(Imogen Poots),飾演Laura,一個讓Anthony遙想起女兒的神秘女子。

悍衞人生堡壘

在Anthony的世界,最基本的困難,是持續忘記物件的擺放位置——他總是忘記自己那隻手錶放在哪裏(但其實擺的位置永遠相同),他甚至認為自己找不到手錶,是因為被女兒Anne請回來的看護偷去——他不需要看護,他不需要一個外人照顧,他由始至終都相信自己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身邊的人,例如Anne的老公,為何一直在自己屋企出現?Anthony的屋企,是他人生最後堡壘,是他個人生活的最後防線,不容許閒雜人等貿貿然踩進來。

Anne偏偏又找來另一個看護,Anthony望着這個名叫Laura的年輕看護,這一次,沒有大聲嗌人走,反而離奇地有份親切感,Laura的臉讓他想起一個人——他的另一個女兒Lucy,但他已有一段時間沒見過Lucy。Lucy去了哪裏?為何不再見他這個爸爸?

我們化身Anthony,身陷他那一個前後無法連貫的迷離世界。無法連貫,是因為他的記憶錯亂;而這個世界,只有他才能體會,所以他寂寞,也無助,他渴望得到解釋,問題是當他真的得到了所有解釋,才是對他最殘忍的時候。看《爸爸可否不要老》前半段,恍如在看大衞連治(David Lynch)的電影,分別是大衞連治拒絕提供解釋,他的世界也的確超越任何理性解釋,但Anthony的世界可以被解釋,是絕對真實和連貫的,他覺得不真實不連貫,只因他患了失智症,影響了認知——這個病,令他不知道自己屋企根本就不是他的家;他也不知道Anne為了照顧他,犧牲了婚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一直惦記着的Lucy,原來早已死去。他的腦,已經退化到足以忘記女兒死亡這事實的地步。

■最後一幕,Anthony身處療養院,終於明白一切。

■導演科倫薩拉(左),將自己的舞台劇劇本改編,並親自執導,以恍如大衞連治的說故事手法,讓我們進入老年失智症患者的世界。

痛苦卻會忘記

迷離驚慄的過程最終只引導去一個結局,一個很多老年人都無奈面臨的結局——Anthony被女兒送去療養院。他重新確認了一切(只是他又能夠記住多久?),他哭了,肆意地哭了出來,但Anthony很快就會忘記自己曾經這樣哭過,等待下一次重新確認而又注定忘記的來臨。

人有痛苦是因為記性太好,但失去記憶,一樣痛苦。做人就是注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