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芽故事●不養懶人 發揚真本土精神 赴湯杜火:人血饅頭我來做

胚芽故事●不養懶人 發揚真本土精神 
赴湯杜火:人血饅頭我來做

與社會運動有關的生意,幾乎都會被諷刺吃「人血饅頭」。曾被控暴動罪、後來獲判無罪的「赴湯杜火」夫婦湯偉雄及杜依蘭,偏偏在案件暫告一段落後才開始搞生意,認為與其落入被指摘的困局,倒不如堂堂正正創造新的工作機會,讓有需要的同路人自食其力,「之前很流行說人血饅頭這件事,人人說食人血饅頭,卻沒人試試製造人血饅頭,不如我試試吧。」

「赴湯杜火」在2020年7月被判無罪,兩人因經歷跟不少同路人變得友好,甚至成為了求助的中介人,不時幫忙安排飯券、工作轉介等等,赴湯卻漸漸發現難以維持,「社會環境不好,加上武肺後,我收到一些求助,發現資源消耗很厲害,真的是杯水車薪,即使我把整份工資放進去,也追不上需求,單方消耗金錢是很不健康的事。」他表示,如果要援助一群人,一定要找資源,創造收入。

理念有了,實行卻不容易,參考過以往不少理念相似的小生意,往往未能如願發展,赴湯開始從需求中分析問題,「七成工作機會都是飲食業,飲食業中又大部份是企堂位置,僱主提供工作機會,也未必真的有實質需要。不同背景的人,興趣不同、學識不同、意向發展也不同,但統統都落入單向的路上;另一點最不想是好像養了懶人,你不斷給予、他又好像不用付出。」僱員對工作沒興趣沒熱誠,僱主又不一定需要聘請的情況下,他於是考慮開一間公司,工作較多元化,而且不同興趣專長的人也能參與。

赴湯每次到農場探訪都會學到新知識,馬寶寶農夫區太正在跟他講解紅菜頭的食用方法。

「赴湯杜火」去年7月被判無罪。

赴湯杜火到農夫家吃飯後萌生零售店「本土野」的雛型。

保護罩太消極 情感消費難持續

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赴湯杜火作客到本地農夫的家庭,兩人想到了生意的雛型,「農夫啟發了我,我了解到香港土地的狀況,也開始留意本地糧食生產的問題。」他們成長於八十年代,那年代市面上有30%是自給自足的本地農作物,到現在卻只剩下2%,「我開始想,我們是否已失去照顧自己的能力?」赴湯表示,香港的所有,包括我們自身的發展,都源於這片土地,「我們是香港這塊大拼圖上的其中一小塊。」

探訪過後,他跟太太着手成立本土野零售店,主打本地產物,如手工梘、本地菜、手工啤及花茶等,「土地的資源是源源不絕的,前提是你去不去動它。它可以一年四季生產糧食,不斷有生產。正常來說,資源不缺。」

赴湯認為,這是個可持續的經濟圈,有工作機會之餘,也可回饋香港的土地,「我們經常會討論,究竟本土是甚麼?是一種精神?當中的制度?人際間的相處模式?還是這個地方生產出來的經濟效益?其實真的很虛無。本土野成立最主要的精神,是由香港這片土地種植農作物,將農作物加工售賣,變成利潤,最後將利潤以友善價錢給農夫,讓農夫以友善種植方法對待這片土地。從土地開始,對香港和香港人都是好的發展。」

赴湯直言,不希望生意只局限在同一圈子內,也不想是單純情感消費而不能持續,要提升貨品質素令更多人願意消費,「我不認為我們有光環。我們始終要面對世界,不應收窄自己的方向,不應只面向支持者。現實是不理你甚麼顏色,大家都是在同一市場中分一塊餅,我們不可以做一個保護罩給一群人躲起來,這是不健康的發展。」

Shirley兼任蛋糕小店,會在本土野寄賣自製蛋糕仔,其中部份款式會加入本地檸檬製作。

馬屎埔村後已發展高樓大廈和地盤,農田即將面對同一命運。

本土野零售店主打出售本地農作物。

母雞育成雞蛋 自給自足再起飛

成立公司後,他計劃聘請員工,當中需要找貨品、研發、營銷等等人才,亦希望有合作夥伴,「我將計劃分了三個角色,一是人血饅頭,希望你自己拿饅頭給別人吃,有一點點生意經驗,願意投資推動公司;第二個角色是母雞,可以在公司受薪,負責想一個計劃到完成一個計劃;母雞角色再帶着一群雞蛋,孵化雞蛋變小雞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我現在是兼任饅頭和母雞的角色,雞蛋最多。」

赴湯雖然是本土野的發起人,但他卻無意親自打理,「我最大職責是交低我所有職責,我本職仍是健身教練,賣東西其實很煩、很瑣碎,我不太喜歡,所以寧願快點交給別人,讓大家去做,最好可以自給自足,仲可以自己飛!這才有機會給人向上游。」在本土野,大部份一起工作的都是曾經被捕、將受審,或已受審的人士,除了受薪員工,也可以是合作夥伴,從中找方向和人脈做自己的生意,赴湯重申:「當然我們也希望有投資者。」

賣菜絲除了落手處理貨品,還要拍照、撰寫內容,打理網店。

每逢星期三和星期日,本土野都會在馬寶寶農墟入貨。

政府即將收回眼前的農地,赴湯趁未收地時為農地拍照留念。

儍佬做生意 不怕失敗只想播種

目前本土野有兩名受薪員工,皆是被捕人士,患有情緒病而不能應付原有全職工作的賣菜絲(化名)慶幸有這個機會,「他就是想放手讓你做,希望我們每個人可以自食其力。可能我們拋個名字,說我們是哪一宗案件就有人給你錢,但是我不喜歡這樣。我的訴求就是上班!我希望一星期七天可在這兒賣菜。」員工兼合作寄賣蛋糕的Shirley補充,工作時認識到本地生產,心態由從不關心到希望自給自足,就連蛋糕也是用本地檸檬製作,「因為已經融入這個圈子中,我希望香港有更多本土製作。」

網店做了三個月尚未收支平衡,自取點舖租暫時由赴湯杜火支付補貼,蝕了五位數字,赴湯直言:「我當然戇居啦!我知道好困難,隨時冇得做,但我希望趁今次有個儍佬做了這件事,可能將來會有人用更好的生意模式推動。我可以失敗,當我無法支付時便會倒閉,但是將這顆種子散播出去,或許有另一個比我更棒的人,做得比我好,這件事已經很足夠。」

由賣菜絲負責商討入貨的香港製造芫茜醬。

Shirley(左)和賣菜絲皆是待受審而需要兼職工作。

本土野facebook : localyeah

記者:黃曉婷

攝影:果籽攝影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