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路擺檔 小販嘆似孤兒仔

窄路擺檔 小販嘆似孤兒仔

【本報訊】發展本應非壞事,但社會進步之下,犧牲的往往是小商戶。67歲的戴太在觀塘售賣童裝已38年,持有流動小販牌照的她被暫時安置在裕民坊舊巴士站旁的窄路中繼續營業,惟此處乃重建項目的第四、五發展區,未來或要再度搬遷,前路未明。

戴太表示支持重建,但認為觀塘作為全港最貧窮的地區之一,應該讓草根小販亦有生存空間。她憶述,這裏原本有18檔流動小販營業,惟大部份檔主年事已高,當中五檔檔主已離世,目前亦窄路「旺丁不旺財」,大多數人只匆匆走過,不會停留購物,「有一日就擺一日……𠵱家好似孤兒仔,好徬徨」。

失人情味 「不認得觀塘」

78歲牛嫂原在物華街擺檔已53年,則獲安排在新建的裕民市集。她認為市集有冷氣,較舊舖舒適,但舖位比原本細一半,故要放棄售賣玩具,「細咗啲,不過都冇辦法,適者生存」。女兒朱小姐閒時亦會到場幫忙,居於觀塘50多年,直指已不認得觀塘,人情味消逝,認為重建反映社會現況,「上面(上蓋)就係有錢人,下面就係基層……有錢人都係窮人造就出嚟」。

■裕民市集有大量空舖(左圖),牛嫂在店內貼出舊舖照片(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