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暫未發現母體傳播武漢肺炎病毒,不過中文大學與八間公立醫院合作研究,發現13名確診並已產生抗體的母親,誕下的13名嬰兒中有12名有抗體,顯示抗體可透過胎盤傳播予胎兒,胎兒的抗體份量可較母親多三成。不過若母親感染時病毒量高,自身抗體水平高,反而會可傳播予胎兒的抗體份量會減少。
中大婦產科學系教授潘昭頤(圖)稱,研究有20名診確孕婦參加,她們今年1月前產子,由確診至懷孕相隔11周至39周,六人產子時仍處於感染階段,未產生抗體,另外14人產子時已康復,故研究只計算該14名孕婦。
該14名孕婦中,其中一人因受感染後兩周便產子,自己來不及製造抗體,故沒有抗體傳播胎兒。其餘13名孕婦誕下13名嬰兒,透過臍帶血檢測發現12名嬰兒有抗體,相信抗體由經胎盤傳給胎兒。全部嬰兒的鼻咽測試結果呈陰性,顯示並無感染武漢病毒。
研究發現,嬰兒的抗體分量可較母親多三成,顯示胎兒於母體傳播抗體上很活躍。但當母親感染時CT值低,即病毒量高,自己抗體量高,反而傳給胎兒的抗體量較少,可能病情嚴重性會影響胎盤傳播抗體的能力。
潘昭頤表示,雖然受感染孕婦的抗體可以傳播胎兒,令嬰兒出生後有一定保護力,但因孕婦感染後早產的風險較一般孕婦高兩成,故孕婦仍必須小心,以免受感染。研究中有一名孕婦小產。
本港現時使用的兩款疫苗中,科興不建議為孕婦接種;復必泰指一般情況下,懷孕接種疫苗並非常規建議,除非該孕婦有極高感染,接種前應諮詢醫生意見。今次研究有助未來研究孕婦接種疫苗後,抗體傳播予胎兒的情況,潘昭頤說:「邊隻針最安全、保護最大,可以防止孕婦感染,同畀嬰兒最多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