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水含鉛風波2015年引爆,當年入伙僅兩年的啟晴邨被揭三座大廈水質樣本含鉛量超標,及後揭發共11條屋邨為「鉛水邨」。政府隨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至去年,房屋署為該11條屋邨逾89%的單位換喉。
民主黨2015年7月抽查發現,啟晴邨有三座公屋、共四個水質樣本含鉛量超出世衞標準0.1至2.8倍,房屋署和水務署當時仍堅稱抽查的樣本含鉛量均合乎世衞標準。惟事件持續發酵,更有居民驗出血液含鉛量超標,引發全港恐慌,最後總共11個屋邨被揭是鉛水邨,約三萬公屋戶受影響。當局要向居民派發樽裝水、加裝臨時水喉供居民在樓下「擔水」。
鉛水邨之一、葵聯區議員吳劍昇指出,全邨有九成單位已換喉,一成沒換,部份人認為「飲完都身壯力健」毋須換喉,亦有人「怕煩」。
當年葵聯邨二期有較多有小朋友的年輕家庭,最嚴重個案是一名不足兩歲的小朋友,疑因飲鉛水致發育遲緩,其腎功能、骨骼生長都有問題,「正常可以跑到,但佢企都企唔穩」,當時小朋友每半年驗血一次,兩年後血鉛水平才回復正常;亦有兩歲女童疑在母體時已經受鉛水影響,「好呆滯」,至換喉之後大約半年「先精靈返」。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被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點名批評「專業不足、固執己見」的時任水務署長林天星,2017年穩袋千多萬元退休金退休,翌年更獲特首林鄭頒授銀紫荊星章,以表彰他在「提升香港的食水安全」上的貢獻。當年率先揭發鉛水事件的民主黨「社區食物監察計劃」召集人黃碧雲,已因初選案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