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美股踏業績期 3大板塊可敲

【投資導航】美股踏業績期 3大板塊可敲

美股4月踏入首季業績期,經歷首季科技股為首的股份跌到殘,只要業績符合公司目標,股價回升機會不低。業績預告及行業趨勢顯示,首季在雪災及半導體短缺下仍無阻企業銷情,新舊當炒板塊半導體、電動車及銀行股,隨時是升幅源頭。

1) 半導體業需求大

半導體股普遍將於4月中後及5月公佈業績,龍頭之一的三星電子已搶先發盈喜,在智能手機、家電及電視銷量報捷下,預計首季經營利潤按年增長44%,不過晶片業務利潤預計下跌20%,主要因美國德州寒流導致工廠停產。公告顯示晶片產品的需求未有放緩,短缺未變。

半導體行業是資本密集行業,台積電資本開支250億至280億美元,三星資本開支318億美元,英特爾原先計劃2021年資本開支為19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近日公佈開設阿利桑那州代工廠預計投資200億美元,令英特爾資本開支倍翻。英特爾更加預期晶片代工市場規模在2025年達1,000億美元,而2020年市場規模只682億美元,該廠更加課金投資,令到市場憧憬更濃厚。

2) 銀行受惠債息升

今年2月至3月科技股災中,銀行股成逆市奇葩。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美國併購業務按年增長240%,新股業務按年增長1.16倍,投行收益亦增長76%。德銀預期,2023年及2024年銀行股的每股盈利增長兩成,亦預計今年下半年銀行股將受惠於貸款增長,帶動盈利。

此外,聯儲局3月底公佈,銀行暫停派息及回購的臨時措施將會於6月30日完結,意味下半年通過壓力測試的銀行將可再次回購。而且銀行股受惠債息上升,或成最佳對沖工具。

3) 揀電動車生力軍

Tesla公佈今年首季錄得破紀錄的汽車銷售,全球出售184,800部汽車,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一倍。這反映更多電動車廠投入未有加劇競爭,Tesla銷售反而更多,顯示電動車市場仍在擴張。

至於股價方面,電動車板塊是上季洗倉板塊之一,Tesla在2月至3月調整近四成,但歐美三寶福士、福特及通用汽車的股價反而突破2月高位。今年資金轉場炒有盈利股份,傳統車廠利用油車盈利支持研發新能源汽車,較符合今年市場口味,可看高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