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CPI及PPI高過預期 收水恐慌嚇冧中港股

內地CPI及PPI高過預期 
收水恐慌嚇冧中港股

【本報訊】內地CPI及PPI高過預期,但市場憂慮人行收水,拖累中港股市齊冧,其中恒指未能企穩兩萬九關。專家表示,人行收緊銀根機會低,料貨幣政策「緊中帶寬」,以減慢逆回購力度為主,「通脹未失控,未至於在市場抽資」。

人行收水憂慮成冧市源頭。國家統計局公佈,3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升4.4%,連升四個月,亦為2018年7月以來最高;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樣轉正,按年漲0.4%,為去年10月最高。市場原預期PPI及CPI各升3.6%及0.3%,數據令市場擔心出現超級通脹,導致人行寬鬆貨幣政策收緊。

此外,近日市場利淡消息湧現。計有3月外資流入A股規模減少至187億元人民幣(約221億港元),遠低過2月的412億元人民幣(約488億港元);加上中美衝突升溫,美方再將7間中國企業和機構列入實體清單,被指協助中國軍方興建軍用電腦;此外,中國軍機昨五度進入台灣空域宣示主權。多重負面消息拉低A股,滬綜指收跌0.9%至3450點,深成指挫1.3%至13813點。

專家料政策「緊中帶寬」

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表示,雖然內地資金狀況偏緊、企業借錢困難,但人行收緊銀根機會細,料政策「緊中帶寬」,「背後都係為咗防止資產泡沫,以通脹衡量,2011年CPI升到6%,相對現時通脹情況未算失控,預計人行收水主要係逆回購力度減慢、MLF操作,同聯儲局減少買債規模一樣,但唔會喺市場抽資。」

他預期,4月GDP數據陸續出台,市場或重拾信心,料短線在100天線(28172點)至29500點上落;他補充,中國始終是新興市場,「唔似成熟市場可以係咁泵錢,不然會出現資產泡沫;除非出現熔斷等情況,先會影響股市。」

港股昨高開144點,其後越跌越有,最終收穿20天線(28723點),跌309點或1.1%,報28698點;主板成交金額大減五成至1,417億元,為近兩周低位;H指跌132點或1.2%,報10977點。北水流入急減慢,淨流入由周四的47.3億元縮七成至14.6億元。全日沽空金額約181.95億元,沽空比率為12.8%。

互聯網平台須簽承諾書

中央再出招規管平台經濟,廣州市市場監管局要求10間互聯網平台簽署承諾書,包括美團(3690)、京東(9618)、於本月19日在港上市的攜程(9961)、唯品會等,對社會承諾以後不低價傾銷、不實施掠奪性定價、不利用數據優勢「殺熟」等。科網股股價疲軟,榜上有名的美團及京東均跌2%。

股王騰訊(700)獲中央開綠燈,據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市監總局批准騰訊以35億美元收購搜狗的60%股權;該股全日逆市升0.1%至620.5元,並成北水吸資王,獲淨買13.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