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會 會計界 建制團體一致反對修例 「限制查冊等同鼓勵欺詐」

商會 會計界 建制團體一致反對修例 
「限制查冊等同鼓勵欺詐」

【本報訊】港府自反送中運動以來接連出招封殺公眾知情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早前建議分階段限制公眾查閱公司註冊資料。傳媒及公眾將無法即時取得公司董事的通常住址及完整身份識別號碼。事件引起新聞界及法律界等反彈後,商界、會計界及勞工團體亦反對,建制團體也質疑新規定阻礙工友向僱主追討法定權益。

「國際商會 — 中國香港區會」2013年曾去信政府反對收緊查冊措施,該會副主席George Cautherley近日去信立法會,表示該會3月30日方從報道得悉事件,政府改變查冊安排前從未諮詢商會,批評當局倉促推行,無視新措施將對香港營商環境及吸引投資造成負面影響。

■會計手足工會昨遞交請願信,促會計師公會反映業界憂慮。

削弱投資者對港營商信心

信中附上2013年的意見書,質疑新安排對公司規管變得模糊不清,或致不法交易出現,亦會嚴重窒礙交易或授信等調查工作,「新規定對暗中進行的可疑營商活動流於寬鬆,卻對正常的營商行為有所損害,香港將會變成一個不公平的市場,令人反問政府是否不知不覺中鼓勵貪污、清洗黑錢及欺詐行為」。

商會強調,公司條例容許註冊的企業負有限的責任,因此應受適度的公眾監督,公眾應知悉負責管理人或股東身份,新規定可能被濫用,削弱消費者保障,亦損害正常營商活動,最終使投資者和貿易夥伴對香港營商信心下降。

香港會計手足工會昨向會計師公會遞交請願信,促公會向政府反映業界憂慮。工會司庫許先生指,會計師履行專業、打擊洗黑錢等範圍上十分重要,必須依法對客戶盡職審查、備存交易紀錄、提交可疑交易報告,及查核客戶是否已根據會計準則等披露相關交易,公司查冊必不可少,會計師可得知公司董事名單,利用其身份識別號碼調查,例如法律訴訟查冊等。

工會表示,政府現時建議將嚴重削弱會計師工作,「假設A公司同B公司做買賣,如果B公司係海外公司,冇得查冊嘅話,我哋點知係咪左手交右手?」若以披露通訊地址代替住址,也將大幅增加調查難度,即使政府稱如進行盡職審查可索取董事授權查閱其完整身份識別號碼及住址,但若董事不願意授權,會計師不知如何應對,而且新措施下單靠姓名和部份身份證號碼,容易出現撞名情況,無法確認董事身份。

兩個親政府的勞工組織勞聯及工聯會也反對封殺查冊,認為新措施不利僱員向僱主追討欠薪。勞聯指,過往勞資糾紛個案中,一旦公司結業或店舖拉閘,公司或僱主通訊地址便告失效。新查冊安排下,通訊地址失效後,申索工人需得法庭批准方可索取董事或僱主住址,及後才能發出傳票,變相令工人在勞工處調解或法庭審訊前,需經多一重關卡方可繼續進行法定權益申索,工友申索時間延長,甚至可能需付出更多費用,變相縱容無良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