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方案挑戰中國 - 左丁山

拜登方案挑戰中國 - 左丁山

2017年特朗普曾提出一萬億美元基建方案,但祇限於紙上談兵,特朗普的優先大計是削減公司利得稅,由35%減至21%,令商界大悅之餘,復催谷股市狂升,提升特朗普魅力。但減稅令政府收入減,普朗普政府知道財政赤字太大,基建大計缺乏資金,於是以後不再提。如今拜登加碼至2萬億,銀紙主要來源是增加稅率,欲把特朗普減輕的稅率還原過來,商界自然不滿,共和黨議員於是傾力拉攏商界,合謀推倒拜登的基建大計。

拜登幕僚聲稱,加稅至28%之後,美國利得稅率還是低於OECD(經濟合作組織)的平均稅率,商界反對的理由不足,但那有一個CEO是喜歡加稅的,加稅降低稅後盈利和每股盈利(EPS),即使P/E不變,股價還是會下跌。加稅從來都不會有利股市,但加稅後得以實行的基建方案卻能向實體經濟注入龐大資金,特別是道路建設、火車路線、偏遠地區興建寬頻,向半導體業注資500億美元,向R&D增撥一千八百億美元等等,會長期提升美國的工業競爭力,維持美國先進科技國的地位,若單為華爾街着想而反對拜登方案,美國商界實在無遠見。

拜登為防共和黨的政治攻擊,特別指明他的二萬億美元基建大計是為了與中國競爭和We’ve got to prove democracy works(證明民主體制可行)。中國每每宣傳中國習近平特色社會主義體制有效用,中國人對中國體制有自信,比美式民主體制優越,實質表現是在國家資本主義、權力集中一黨一人的體制下,能培育出與美國抗衡的科技、國防工業,和人均GDP迅速飆升。於改革開放40年後,達成了四個現代化(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技現代化),這個體制不容許異見異議,堅持一黨專政,共產黨地位不容挑戰,愛國者必須聽黨話,跟黨走。楊潔篪在阿拉斯加所說的中國有自由民主,就是那一套。現在拜登在美國推動基建方案,不止經濟上把美國帶回1960年代甘迺迪詹森時期;也有政治內容,就是視今天中國如1960年的蘇聯,當年與蘇聯展開太空競賽,今日是與中國經濟國力競賽,美式民主制度與中式一黨獨大制度競賽。在這一個層次,共和黨人很難反對,故此只能在稅率方面計較,現實效果是特朗普黨友無意中成為習近平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