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昨日表示,政府將向立法會提交《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立法會下周三將加開特別會議首讀。在黨的指揮下,香港行政、立法的合作不在話下,林鄭也有了吹噓提升管治效能的事蹟。意外的是,林鄭竟然以自己「參選」特首的謙卑,譏諷他人「根本不理解選舉及民主精神」。林鄭只參加過一次小圈子遊戲,這也算有選舉經驗?只不知,她的選舉及民主精神是中式、西式或林式?
林鄭昨日出席立法會問答會時主動提到,將提交立法會首讀的新選舉條例要處理的具體事項,包括界定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組成等,「特區亦都會採取措施,依法規管操縱破壞選舉行為」。選舉委員會的分組、立法會候選人的資格審查及爭取提名程序,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具體限定,香港行政會議、立法會表決如儀,將極速通過,並不出人意料,畢竟「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本港輿論、國際社會的質疑,根本不被他們放在眼裏。
只不過,得意忘形是林鄭的本色。自以為有港區國安法、港區選舉法雙重加持的林鄭,已容不得坊間對選舉、抗疫的任何質疑。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早前接受訪問時提及,參選立法會要爭取選舉委員會五個界別提名,感覺「很辛苦或者很屈辱」。林鄭昨日就主動駁火,指自己四年前參選特首,明知選舉委員會有300多個委員不會給她票,她還是很謙卑地向他們解釋她的理念,「事實上是很難堪」,但沒有屈辱的感覺,說去拿提名票是屈辱的人,「根本不理解選舉及民主精神」。
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遊戲,特首參選人爭取選舉委員會委員提名,只是爭取「選民」提名,是理所當然,林鄭竟然說「很難堪」,豈不是對中式選舉的不滿?而立法會選舉是議會選舉,在國際社會有通用的選舉準則,在香港、中國都簽署的國際人權公約中就有選舉須普及與平等的規定。議員參選人如果是向市民爭取提名,以前沒人感到難堪或屈辱,將來也一樣,但要參選人爭取由中共、港共指定的小圈子提名,選民只能從小圈子篩選過的候選人中選擇投票對象,好像吃他們嚼過的饅頭,這還不是侵犯市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是對參選人和選民的羞辱嗎?
如果說,西式選舉的準則是普及與平等,中式選舉的準則是黨的領導、我為民做主,那麼,林式選舉就是奴式選舉,準則就是聽從黨的指揮,不僅對候選人要接受中共港共的篩選、規管,不以為辱反以為榮,而且,連選民的投票意向都要規管。林鄭聲稱要採取措施規管操縱破壞選舉行為,無非是衝着近期輿論關注的不投票、投白票問題。
在奴式心態下,林鄭一邊對內擺出好打得姿態,另一邊就對外繼續Hea做。她聲稱,對海外傳媒、海外政府對香港的抹黑很憤怒,海外辦事處一看到抹黑報道就即刻寫信回應,「不過信有沒有效,會否刊登就不知道,但至少立此為照」。如此林式民主抗議西式民主,無非是要向主子交差。
其實,林鄭的好打得表現最佳的是在自打嘴巴。她一邊宣稱香港是多元社會不是「單聲道」,官員會認真廣納民意,另一邊又攻擊每次開地區會議時,反對派就去追擊、吵吵鬧鬧,結果一事無成。顯然,林鄭此時無非是要聽取民意的西式民主外表,實質要的還是為民做主的中式民主。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