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外滙管理局公佈,3月份外滙儲備跌至31,700.3億美元,低過市場預期31,780億美元,較2月底下跌350億美元,跌幅為1.09%,創一年以來最大跌幅,並錄得連續3個月下跌。
國家外滙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3月內地外滙市場運行穩定,外滙供求基本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受疫情和疫苗進展、主要國家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升,令主要國家債券價格有所下跌,全球股市整體上升。滙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3月外滙儲備規模下跌。
展望未來,當局指疫情仍然嚴峻,全球經濟復蘇和國際金融市場仍面臨較多不穩定因素,但內地經濟發展動力不斷增加,有利於外滙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大和資本市場執行董事兼首席經濟師賴志文認為,今次外滙儲備跌幅屬輕微,指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而近期美國債息波動,影響外滙儲備金額。他稱,內地實行「雙循環」發展戰略,核心是減少對關鍵產品進口依賴、加強出口,推高貿易順差,以增加外滙儲備,但最終外滙儲備微跌,反映政策也難敵債市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