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士咩浴袍 - 邁克

茄士咩浴袍 - 邁克

八八年底保羅鮑爾斯飛到巴黎錄電視訪問,只逗留了三日兩夜,百忙中居然抽時間購物,豪花三百美元買了一件浴袍,可見我喜歡的作家都注重儀表,俗稱「貪靚」。點水蜻蜓們來去匆匆,缺乏糴米體驗,大概不知道法國昂貴的不限於名牌服裝,許多日常必需品價錢也非常驚人,譬如浴巾和床單,我初來的時候看見標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慘叫一聲「唔係啩」,要等到百貨公司大減價才捨得買。浴袍屬於同一部門,身價自然不菲,不過三百美元也實在太離譜——哈,原來是茄士咩,怪不得擲地作金石聲!對翻譯素有研究的衣櫃專員,眉頭或者皺起來了,浴袍這種與水結下不解之緣的貼身衣物,怎麼會用茄士咩做面料,鮑先生購入的應該是英文人叫dressing gown法文人叫robe de chambre的東東,稿匠鬧馮京馬涼笑話,不必審也可以判斷為未見過世面的大鄉里。冤枉啊大老爺,《日子》這則巴黎濕平記,寫的確實是bathrobe,我雖然隱約覺得不妥,總不能違背師父教落的信達雅吧?

真是人各有志,千里迢迢造訪乜都有的繁華地,慾望竟單單眷戀這一樣。摩洛哥不是有異曲同工的「絮拉巴」嗎,不但在家裏穿,出外還可以披上身當外套,由淨色薄棉到領口袖口滾花邊,豐儉由人各適其適,比不登大雅之堂的浴袍可塑性更高。或者鮑爾斯長住坦吉亞,早就穿厭了,不像初到貴境的遊客驚為天人?同類民族服裝,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原產中東的caftan,六十年代嬉皮士在西方世界發揚光大,塗上反建制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