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尋薇●振興數碼港商場的孖人廚房

翻尋薇●振興數碼港商場的孖人廚房

一切從Stefano Ferrara Napoli這個pizza烤爐中的法拉利說起。去年2月,我和兩位好友飛到意大利,來了一趟pizza考察之旅,行程當中拜訪了這家位於Napoli郊區的名牌烤爐廠——Stefano Ferrara Napoli,一個於百年前創辦的品牌,今時今日由第四代接手經營。他們的燃木烤爐以代代相傳的獨家工藝人手製作,90秒內就能烤製好一個pizza。6,000磅重的龐然大物,外觀亦相當矚目,所以許多餐廳會特別設計一個開放式廚房讓它對外展示。拜訪過程中學習了不少關於pizza烤爐的知識,當時我想:如果有家餐廳捨得投資Stefano Ferrara Napoli的烤爐來製作pizza,必定是對出品認真異常的餐廳。

沒想到這發生在一家位於數碼港商場的新餐廳,Interval Farmacy裏!

孖生兄弟 美食沙漠開花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對於數碼港商場的印象就是一個美食沙漠——好幾年前我因擔任DBC數碼電台節目的嘉賓主持,需到數碼港商場的studio開工,所以很能理解數碼港商場的食肆停留在讓人填飽肚子的階段,不必奢求享受。忽然有一天,這沙漠竟然能開花,怎不叫人意外?這朵奇葩,正正是Interval Farmacy,由餐飲企業家孖人廚房(Twins’ Kitchen)主理。這對孖生兄弟Caleb和Josh堪稱為年輕人的楷模,有抱負又有魄力。畢業自UCLA金融系,做過ibank,在高薪厚職的前途中心繫飲食業,依然轉行。先是代理美國酒(因為沒相關背景,一開始只能在Napa Valley挨門逐戶去敲門談合作),接着在別有情調的城皇街開了Common Ground Cafe,正式打出名堂。再下一城的作品是3年前開在威靈頓街的Interval Coffee Bar,白天是咖啡館,晚上搖身一變成為wine bar,概念新穎之餘,酒單上的選擇亦非常有趣。從中瞥見孖仔做事有自己的想法,在商業主體中,注入一些非主流、有點前衞、年輕又好玩的元素,構成一種風格,同時是別人模仿不來的品味。我想,Interval Farmacy正正是把孖人廚房的風格、品味格局做大的版本。

去年9月左右,已聽孖仔提起在數碼港商場有個項目,當時已眼前一亮,覺得去開墾美食沙漠也不失為一個難得的好機會!畢竟區內真的沒甚麼選擇,我深信孖仔做事的要求和堅持,會做出有質素的餐廳,屆時僅僅是做區內豪宅住戶的生意足以應接不暇,不愁沒客源。事隔幾月終於開張,約了三五好友一起去吃晚餐,親身一看,驚覺整個Interval Farmacy的概念即便放在中環去實行,一樣有型至極,一點也不會失禮;如今落戶在數碼港商場,可謂橫空出世。整家店結合了cafe、餐廳和室內農場於一身,餐廳門口就可見到設計亮眼的咖啡bar,而他們夥拍室內水耕農場「Farmacy」所闢出的400呎室內農場就在左手邊,全智能控制,主要是種植香草,輔以一些蔬菜。用餐期間觀察了一下,發現好些帶着孩子的客人都會駐足在這農場前的透明玻璃窗張望,又或者要求入內參觀。雖然這「自然環境」是人工的,但對於教育下一代認識食材來說,仍是不錯的渠道吧。製作pizza的廚房也裝了透明玻璃,Stefano Ferrara Napoli烤爐的身影就在眼前。他們以荔枝木來烤製pizza,還有各種海鮮和扒類菜式。

班底強勁 醬汁驚喜不斷

餐廳裏熟悉的身影不少,開山班底人強馬壯:sommelier是Wallace,之前呆過Octavium和Haku,是香港我最喜歡的侍酒師。早在他效力於Haku的時期,我去光顧便是為了體驗他pairings帶來的驚喜多於食物,因為能夠在那幾百塊的預算裏做出極有神采的配對,殊不簡單。總廚Steve Chiu,在飲食江湖人稱火哥,是跟隨了Chef Bombana二十年的得力助手,功力深厚之餘,又深得fine dining的薰陶,對出品有要求,也懂得怎麼要求;營運經理Henry Quach,則是Belon在Daniel Calvert掌廚時期的前線功臣——我笑說這鼎盛陣容簡直是用fine dining人馬來做casual dining,冇得輸!

有火哥這樣的人才坐鎮,菜式可說既家常卻又不落俗套地好吃。主打的pizza,以自家發製的酸種麵糰來做餅底;三款意粉都是自家製。海鮮來自本地魚市場,魷魚、馬友、基圍蝦……扒類有新西蘭羊架、西班牙黑毛豬肉排、和牛T骨扒,大路款式,一定能找到合意的。所有菜式的醬汁是一大亮點:炭燒基圍蝦的柑橘蛋黃醬,醇厚且酸度舒柔帶清香氣息,輕輕地提起蝦鮮又不會殺死它的甜味;龍蝦意粉不遜任何星級名店的出品,龍蝦汁有濃度但不厚重,番茄的酸香給予了極好的平衡,吃起來鮮美中有一份清爽之感;馬友魚以荷葉包住來烤,一打開時香氣四溢,所配搭的茴香蓉讓馬友肥美的魚脂香味中,帶來甘香的餘韻。來到牛扒這樣的菜式,竟然也能給大家帶來驚喜:烤製的熟度精準沒話說,但那蘸牛扒的肉汁帶着輕盈開胃的酸香,問了火哥,知道他下了話梅去煮,難怪!但他的份量拿揑得很好,話梅的酸甜味很細緻,只是在肉汁背後輕輕調解,中和了油膩感,一點也不搶戲。這靈巧,不是一般西餐出身的廚師會有的手法,話梅是很容易用得俗的素材。這話梅肉汁讓我心裏輕聲喝采:火哥,好嘢。很多時候,一點點的細節,更能見廚師底蘊。

Interval Farmacy的酒單主打自然酒,跟Wallace聊了幾句,他說,這裏所走的方向更能切合他的理想,他一直想做的,就是給客人帶來親民價格下、輕鬆、有趣的品酒體驗。我對自然酒的認識不深,但近幾年興起,我在巴黎、倫敦好些海鮮小館有過許多有新鮮感、酒不貴又好喝的體驗,一直希望香港有一家餐廳能走出類似Clamato(巴黎最火的海鮮小館)那樣的路線。從酒單看來,有Interval Farmacy,我所夢想的已發生了,真好。

龍蝦意粉,意粉是自家手工製,龍蝦汁有濃度但不厚重,味好清爽。

炭烤和牛T骨扒,熟度精準沒話說,話梅肉汁小兵立大功,令肉味更銷魂。

餐廳採用的烤爐有「Pizza界烤爐法拉利」之稱。

Interval Farmacy班底陣容鼎盛,是以fine dining人馬去做casual dining:左起為侍酒師Wallace、細孖Josh、總廚火哥、營運經理Henry。

撰文:謝嫣薇(Agnes Chee)

食評人、飲食旅遊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中港台星馬主要媒體。IG:yanwei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