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普京治下維持一言堂統治,表面上敢挑戰政權的只有反對派納瓦爾尼,但在骨牌效應開端還有一名英國輟學生因為「無聊」而創立的獨立媒體Bellingcat。
自稱「人民情報局」的Bellingcat,名字源自「鼠繫貓鈴」的寓言,亦暗喻它「以弱對強」的媒體定位。沒有大台、大報資源,也不是情報員出身,約20名公民記者有的是時間及互聯網知識,從公開資料抽出蛛絲馬迹、確認真偽,寫出「半新聞、半刑事偵查」的報道,每篇都交代資料來源和搜證方法,可信性較主流媒體「消息人士」更高;成立七年闖出名堂,促使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都設立「公開資料組」挖新聞。
Bellingcat創辦人希金斯(Eliot Higgins)會走上偵查報道的路,原非抱住打倒巨人的雄心,純因白領工作悶得發慌。讀書不成當不了記者,唯一嗜好是看新聞,不時在討論區跟人爭辯,漸漸意識到鍵盤戰士多、花時間fact check的人少,就開始上網追尋新聞真相,由「阿拉伯之春」開始,慢慢悟出用互聯網做調查的竅門。
單打獨鬥三年,希金斯拿着眾籌的60,000英鎊(639,000港元),2014年7月與戰友成立Bellingcat。開張數天,馬航在烏克蘭墜機,是Bellingcat首次槓上普京政府。在東歐成員托勒(Aric Toler)帶領下,眾人比對新聞圖片、公開影片和社交網貼文,揭露俄羅斯如何為烏克蘭親俄分離分子提供導彈,釀成墜機慘劇。
往後Bellingcat揭穿克里姆林宮一個又一個秘密,包括協助敍利亞提煉化武,以及毒殺旅英間諜斯克里帕爾和納瓦爾尼的「殺手」身份。明知得罪俄羅斯很危險,但希金斯對戰友取材有信心:「上載報道等於對國際大國俄羅斯作嚴重指控,而現任領導人是一個愛打資訊戰和施暴的人。」
美國《外交政策》/美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