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吉亞的平行空間 - 邁克

坦吉亞的平行空間 - 邁克

保羅鮑爾斯生得早,沒有趕上互聯網黃金期,否則《日子》的日記體最適合在面書發表,每天即寫即貼,附加圖片和私家音樂片段,痴心粉絲必定色授魂予。這種三合一包抄形式,令我想起新馬版《學生周報》,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有一個時期封面號稱「文藝專題」,一首詩或一篇短散文,配上沙龍攝影作品和包括五線譜的歌,大受文青歡迎,我有幸生逢其時,吃過蛋意猶未盡,還膽粗粗喬裝母雞,騙取稿費買書買唱片看電影,不折不扣血汗工廠童工,未成年就嚐到經濟半獨立的甜美滋味。《日子》寫於八七至八九年,正是我在倫敦假公濟私逛書店發現他的時候,一本讀完又一本,昏昏沉沉跟隨他在陌生的北非遊花園,九零年貝托魯奇把他成名作《情陷撒哈拉》搬上銀幕,電影不好看,但文字忽然有了香噴噴的肉體,也算功德無量。

書中最後一篇寫於八九年九月五號,鮑爾斯和身處泰菲利的貝托魯奇通電話,導演投訴天氣酷熱,作者以「他說明天起程去阿爾吉利亞:秘尼阿比。該地會更熱」作結,停筆停得非常吊癮,可是沒有關係,因為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導演請作者在片中客串露面,並非摵起條筋講吓算數;當時負責作曲的是李察賀勞維斯,影片公映聲帶流出坂本龍一的音符;「專拍鬧劇」的艾慕杜華買了「毫無幽默處境」的《友誼時代》版權,不過迄今未曾開拍;而鮑先生則再活了十年,九九年才逝世。坦吉亞的平行空間,並沒有天安門影跡,八九年的大事,是《福布斯》創辦人擺豪華宴慶祝七十大壽,特別嘉賓伊莉莎白泰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