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包面 運9億可卡因 歷來最大宗 兩毒販落網

「李小龍」包面 運9億可卡因 
歷來最大宗 兩毒販落網

【本報訊】疫情下販毒案上升,兩名分別任職兼職舞台技術員及跟車送貨工的男子,利用火炭工廈及住宅作為毒品儲存及分銷中心,涉販運大批可卡因毒品,雙雙落網。案中撿獲可卡因共重706公斤,部份以李小龍招紙作包裝,總市值逾9.35億元,是本港歷來偵破的最大宗可卡因案。警方發現毒販運毒來港的方式改變,涉案可卡因更直接由水路走私入境。

上周五下午,涉案25歲男子在火炭坳背灣街一工業大廈地下推着一部手推車,車上有五個紙皮箱,警方毒品調查科人員接獲線報一早到場埋伏,發現他形迹可疑遂上前截查,在手推車上撿獲150磚、約重165公斤可卡因。其後人員將他押到工廈一單位搜查,再撿獲495公斤以防水袋或尼龍袋裝着的可卡因,及一批毒品包裝工具,相信部份毒品已轉移至同區崗背街另一私人住宅單位。

■警方搗破歷來最大宗可卡因案,部份涉案毒品以李小龍招紙包裹。

706公斤 佔去年撿獲量逾半

翌日凌晨,同案另一19歲男子現身崗背街,埋伏在屋苑外的探員上前截查,將他帶返其住宅單位,再撿獲42塊約重46公斤的可卡因磚及一批毒品包裝工具。被捕男子分別姓李(25歲),報稱兼職舞台技術員,另一名姓陸(19歲),為跟車送貨工人。兩人各被暫控一項販毒罪,案件今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

涉案可卡因共重706公斤,部份可卡因磚以李小龍招紙作包裝,總市值超過9.35億元。今次是香港執法部門歷來破獲最大宗可卡因案,數量為去年全港撿獲量總數逾半。警方指,由於疫情下全球各地實施出入境管制,毒販從海外販運毒品來港的形式改變,由過往充當「衝關豬」以少量多次入境,轉為將毒品藏於合法貨物經海空偷運,今次案件有毒販更將可卡因毒品直接循水路偷運入境。

棄「衝關豬」 改水路走私

案中警方撿獲一批浸濕的防水袋,當中可卡因用膠紙封好,相信毒販由南美偷運該批毒品至本港水域,再用走私艇偷運入境。由於防水袋仍然很濕,相信是近日才成功偷運來港,毒販租用數個單位作儲存,以減低被緝捕風險。未知該批可卡因是供應本地市場或部份將轉運至其他地區,警方正追查幕後主腦。

警方提到,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2020年報告,全球毒品使用及供應量均有上升趨勢。大麻、可卡因、氯胺酮、海洛英及冰毒五大類毒品,2020年撿獲量分別上升一倍至七倍。警方對上一次撿獲最大宗可卡因案為2011年,撿獲567公斤;海關2012年破獲最大宗可卡因案,撿獲649公斤。

■毒品調查科總警司林敏嫻相信該批毒品是由南美循水路偷運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