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加強對科企的監管,導致大量科創板上市申請撤回,《金融時報》引述上交所公佈的數據報道,上月共有76家企業,撤銷科創板IPO計劃,數目創紀錄新高。
自科創板於2019年6月成立以來,累積超過180宗科創板IPO煞停,其中76宗,即是逾四成於上月發生。最新一宗是京東數科於3月30日撤回上市申請,京東數科稱撤回是基於公司自身發展戰略考慮。去年11月螞蟻集團的IPO計畫被取消時,同月僅有12宗上市申請撤回。
《金融時報》引述以深圳為基地的投行銀行家表示,監管機構會就營業數據提出大量問題,同時,管理層須披露其私人銀行戶口資料,以及就所有超過3萬元人民幣的交易作出解釋,「監管機構現時雞蛋挑骨頭,而審批程序大大加長,令上市成本增加,令不少上市公司被嚇退。」
熟識中國證監會執法策略人士表示,此反映當局於推動科創板IPO一事上,「行兩步退三步」,警告科創板IPO放慢會維持至2021年底。
早前有外媒報道,中證監最快下月發佈科創板調整修訂細則,對科創板上市企業將更強調「硬科技」,並提升金融科技企業上市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