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查冊 許正宇死撐安排合理平衡

封殺查冊 許正宇死撐安排合理平衡

【本報訊】政府早前以打擊「起底」武器化為名進一步封殺查冊,變相打壓新聞自由及收窄調查報道空間,更引起部份商界人士反對。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發表網誌為新安排護航,堅稱傳媒可繼續透過查冊獲得公司資料,新安排在公眾利益及保障私隱之間取得合理平衡,聲稱社會上有人以「起底」傷害他人,政府有責任堵塞漏洞。記協批評其說法誤導,新安排將令記者難以核實報道的準確性,改動明顯針對傳媒作為監察政府的第四權角色。

財庫局建議新查冊安排分三階段,首階段即時起容許公司拒絕公眾查閱其董事及公司秘書的完整身份證號碼及通常住址,其後將收起新登記文件中載有的受保護資料,不予公眾查閱。當局計劃下月向立法會提交有關附屬法例,並以「先訂立後審議」程序進行,刊憲後立即生效。

記協斥打壓新聞自由

新措施屢遭質疑打壓新聞自由,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在網誌中辯稱,所有查冊人士包括傳媒仍可繼續取閱登記冊上的公司董事資料,包括其通訊地址和部份身份識別號碼,堅稱已足夠辨認董事身份,新安排亦在容許公眾獲取資料及保障私隱之間取得合理平衡。

涉及新查冊措施的《公司條例》條文早於2012年獲立法會通過,但因當年引起社會反彈,當局才暫緩推行。對於為何事隔九年才落實條文,許表示,社會現時倚重社交媒體作溝通渠道,「起底」後所得的個人資料在網上廣傳,為受害人帶來更大傷害,政府不能再容許個人資料被武器化,重申「非必要的資料應當受到保護,沒有人可有特權」。

記協主席楊健興指出,自推出相關安排以來政府從未正面回應傳媒的質疑,包括對傳媒作為第四權監察政府的作用是否受影響等,批評政府是以打擊「起底」為藉口打壓新聞自由,強調查冊對調查報道具極大作用。

他批評許的網誌聲稱傳媒可繼續查冊,但事實上獲取的資料已大幅減少,記者將難以核實相關人士的身份及確保報道準確,其說法屬誤導,擔心「以後會有好多古仔都因為咁而做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