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在甲組的14年歷史,曾聘用近70名外援,當中不少是國腳級球員,其餘亦是公認有質素良將。張遠透露班主黃創山在物色外援上親力親為,試過親身到南韓挑選,加上精工本身有名氣且出手算闊綽,吸引到如連尼加賀夫、海恩、穆倫、麥昆、東尼摩利及米曹等國腳級球星加盟。
張遠指黃創山為保證外援質素,70年代所簽入的卞鎬瑛、康基郁及金在漢等南韓外援全是親身飛到當地,看過表現才決定簽入,至於一眾荷蘭外援則透過教練盧保及足球經紀簽入。他說:「盧保在荷蘭有很好人脈,可找到將退休,但仍在狀態的國腳來港,這是球迷之福,除荷蘭球員,也曾簽澳洲國腳中鋒米曹,這些大名球員肯來港加盟,與精工本身名氣有關,當年亞洲不是很多地方會找外援,加上精工肯大灑金錢,故邀請到國腳級外援加盟,現在回想是很成功。」
雖然精工當年羅致不少國腳級外援,但平均月薪是3至40,000港元,大名如蘇格蘭國腳中堅哥頓麥昆則約為月薪60,000元,另安排住宿,而出名球技出眾的「百厭仔」邦迪,周薪300鎊,大概萬多港元一個月,希活及戴夫鍾斯(退役後曾任卡迪夫城領隊)是球隊在高雲地利集訓時在預備組看過他們表現,避免誤入次貨。
「踢過曼聯的哥頓麥昆當年來港,因太太及兩名兒子一起來港,居住環境與英國有很大分別,要求住獨立屋,最後在康樂園租了月租28,000元的獨立屋讓他們居住,總算解決居住環境問題。」張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