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後負責DQ立法會參選人的資格審查委員會,會憑藉甚麼來向參選人「開刀」?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圖)指,委員會審查參選人時,即使是十年前的言論,也可以用來判斷參選人是否合資格。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則指,主要官員將會出任資審委,因為他們不畏外國制裁,是合適人選。
取代選舉主任做「DQ刀手」的資格審查委員會,將負責審查特首、選舉委員會、立法會選舉的參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如何作出判斷,多少年前的言論才會被納入審查範圍?鄭若驊稱會按個別情況,故不會限定時間性,「可能噚日講嘅嘢更有用過十年前,但亦有可能十年前嘅嘢引致噚日講嘅嘢有聯繫……唔可以限定話係三年前嘅嘢、五年前嘅嘢(計或不計)。」
對資審委所作的決定不受司法覆核挑戰,鄭若驊指如涉及基本資料問題,例如居留權等一般性要求,有關人士依然可以提出訴訟。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認同由主要官員出任資審委,指主要官員熟悉《憲法》和《基本法》,獲中央「絕對信任」其能力及原則,並指資審委可能要處理機密資料,不宜讓外人接觸,由主要官員負責「最合適」。被問到由《國安法》指定法官出任資審委是否可行時,他指過往有選舉主任作出資格審查決定後被「黑暴」起底或威嚇,相信外人都未必願意做,反而主要官員不畏懼外國制裁,更為合適。
至於警務處國安處會否主動通報資審委參選人違反國安法或不符合宣誓效忠特區,他稱若國安處「明知」參選人有問題,主動向資審會提供情報、作出調查,也是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