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驗屍即指死於心肌梗塞 打科興後父身亡 子疑衞署妄斷無關

未驗屍即指死於心肌梗塞 
打科興後父身亡 子疑衞署妄斷無關

【本報訊】61歲退休廚師上月16日接種科興疫苗,至27日不適入院,翌日即告不治,是當局接獲的第11宗曾接種科興後死亡個案。家人不滿衞生署未剖屍已宣佈他死於心肌梗塞,認為對死者不公道,質疑其死因未必與疫苗無關。衞生署指根據死者的病況、病歷及相關臨床診斷,初步認為與疫苗接種無關。

死者姓鄭(61歲),2014年退休,退休前在任廚師,與妻子育有三子女。長子Tommy眼中,父親是好爸爸,一生顧家,為人樂天好動,雖有40年吸煙習慣,但沒有長期病患紀錄,也無藥物敏感,只因希望通關後盡快返內地才預約接種科興疫苗。

上月16日,鄭在沙田源禾路體育館接種科興疫苗,26日感不適心口翳悶,他以為普通病痛自行搽藥油,翌日病情惡化,左肩疼痛及冒冷汗,下午到大埔那打素醫院急症室求診要留院。

其間,醫生發現鄭的心臟酵素極高,高達逾兩萬,出現缺水及血壓偏低問題。28日,鄭因血壓過低轉送深切治療部,當時仍然清醒,曾發短訊予家人稱不用前來。

Tommy憶述,當日中午12時其妻子妹妹還在病房跟父親傾談,其後二人在深切治療部門外守候40分鐘,突接獲需搶救消息,父親更在半小時後死亡。其後,院方告知父親死於心肌梗塞,又詢問家人死者生前有否接種疫苗,但沒解釋死因與疫苗有關。

翌日,衞生署向外公佈父親死亡個案,指其父長期吸煙,「轉往深切治療部其間突然出現心室性心跳過速和心臟驟停,搶救無效,初步死因為急性心肌梗塞」。翌日,當局指13宗打疫苗後死亡個案包括鄭的個案,與疫苗接種無直接關係,並指大部份死於各種心血管病。

■死者長子Tommy批評當局妄下判斷,未經詳細調查便稱父親之死與接種疫苗無關。

「主診醫生都唔敢直接判斷」

最令Tommy不滿是,上月31日與父親主診醫生會面,對方指未有完整化驗報告,只初步推斷其父死於心肌梗塞。他質疑政府妄下結論,似為隱瞞接種疫苗的風險,不想公眾對打疫苗有負面看法:「最密切關注我老竇嘅醫生,都唔敢因為手頭上嘅數據作出(死因)判斷,點解政府咁快確定死因同疫苗完全無關?」

當局至今共接獲13 宗有關曾接種武肺疫苗人士死亡個案,其中11人接種科興,兩人接種復必泰,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負責評估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的因果關係。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若接種者被判斷死於心肌梗塞,未必需解剖,醫生可透過臨床病徵、 心電圖變化及心臟酵素確定,除非異常情況才要驗屍。

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指,暫難評論接種後死亡個案是否與科興有關,亦不能排除其可能性,如患感冒或肺炎,血管班塊容易破損或發炎致破裂,打了防疫針或引發免疫反應,導致血管閉塞。

衞生署回覆查詢指,專家委員會已於上月30日召開會議,評估有關個案,根據死者病況、病歷及相關臨床診斷,初步認為其死亡與疫苗接種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專家委員會需待全面解剖報告完成後才會總結其因果關係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