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前日在聖伯多祿廣場為受難節主持「拜苦路」儀式,聆聽由小朋友講述他們的恐懼和夢想,並祈求天主給予希望,讓世人不會在疫情中感到迷失。
今年是「拜苦路」連續第二年因疫情縮減規模,沒有在羅馬競技場舉行。幾乎空無一人的聖伯多祿廣場上有蠟燭排成十字架的形狀,約200人分別坐在方濟各的兩旁。今年的禱文由羅馬一間學校的學生和男女童軍撰寫。兒童朗讀禱文時,小組圍繞廣場行走,並在中途停下來14次,紀念14處苦路,即由耶穌無罪而問死罪至耶穌聖屍埋葬墳墓。
禱文開初以小朋友與耶穌對話的方式提到有兒童受飢餓困擾、缺乏教育或被迫當童兵,亦提到尿床的尷尬、為父母爭吵而傷心,以及害怕向大人講述黑暗的秘密但不被信任,相信是意指被性侵,亦有兒童講述在疫情下的寂寞,指不能探訪祖父母或與同學見面。每一處苦路的禱文均試圖把兒童的經歷與耶穌的經歷連結,如在第13處苦路,即耶穌死後卸下聖屍,有兒童就講述看到外公被救護車送走,之後死於武漢肺炎。方濟各就俯卧在地上,在紀念耶穌受難的儀式上祈禱。他昨日和今日都會主持復活節彌撒,今日更會發表《致全城與全球》文告。
在耶路撒冷,因以色列大力推動疫苗接種,不少地點得以開放供信徒朝聖,有方濟各會的修士帶領數百名信眾拜苦路。
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