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彝士運河嘅航運災難,非我專業所長,所以我當時沒有評論。市場KOL眾多,看着其他人胡說八道真是非常有趣。他們也不是疏浚奇才,卻大放厥詞提供解決方案。
正路來講,社會科學學棍或者來自四方八面的官僚技術專家會跳出來,說要檢討事件,加強監管,「不要讓同類型的事件再發生」blah blah blah。聽起上嚟說詞漂亮,但陳義過高,因為去到最尾我哋都要問一個問題:at what cost?
每一個系統都會有佢失靈嘅可能,正如手機都會hang機,但你唔會一hang機就即刻想到要買過部新。搭飛機也會有機會空難,喺「不要讓同類型事件再發生」嘅前提下,最佳嘅解決方法,就係唔好搭飛機。要100%令到蘇彝士運河災難唔好發生嘅方法,就係從此唔好再用呢條航運渠道。但係我哋要問多次:at what cost?
我哋應該將思維邏輯掉轉,首先問吓自己上一次蘇彝士運河出問題嘅時候,係幾時,影響是不是很大?如果整條航線行咗幾千萬次,只係發生一次蘇彝士運河事件,咁其實唔能夠印證成個航運模式出現問題,因為這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必要時我哋係要接受黑天鵝係會存在,而不是當黑天鵝出現嘅時候,就利用佢作為一個口實,加強監管,收緊自由,為現有嘅模式架床叠屋。
Bill Hwang炒爆一隻基金,株連無數銀行,到底這又是不是一個系統性風險呢?每一次講到金融系統性風險,往往會扯上一個概念:too big to fail。輸幾百億美金係好誇張,累死幾間投資銀行出現嚴重虧損都好誇張,但Bill Hwang會fail,正正因為佢不too big。你不能夠直接用邏輯去理解呢一句說話,否則就會犯上肯定後項的謬誤。我哋必須要加入一些現象觀察和社會科學的含意才能夠得出更全面的面貌。
Bill Hwang今次gg是不會構成系統性風險,因為整個系統呢一刻,是容許基金輸到PK。問題係在於,仲有冇更加多嘅基金一樣輸到咁PK,又或者,有冇出現系統性隱瞞。
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有少少唔同,但當中都涉及人為隱瞞。如果今次只係爆一隻基金,冇所謂的,只係證明個別市場玩家技不如人。但如果,現實有同樣幾隻大基金爆廠,但被隱瞞不揭發出來,咁就有機會構成系統性風險了。
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