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連五日復活節假期昨開始,市民毋懼武肺疫情反彈四出郊遊玩樂,各處山頭擠滿行山客,但多人行山亦意外頻生,昨日至少發生21宗行山事故,當中有外籍人士挑戰馬鞍山吊手岩時失足墮下10米山坡,幸被樹椏阻止跌勢才保命,事主僅受輕傷事後繼續行程;另有山友於鴨脷洲玉桂山行山撼傷頭,需由直升機救起送院治理。
昨日大清早,西貢市已聚集大批遊人,巴士站、小巴站及的士大排長龍,人山人海,準備乘車到行山熱點,亦有人到塔門等地露營遠足;另有市民乘街渡到附近橋嘴島等地郊遊,十分熱鬧。昨日全日發生至少21宗行山事故,多人受傷需送院。
昨中午時分,兩名外籍男子挑戰馬鞍山險峯,途中他們經過吊手岩爬上牛押山途中,其中一人攀爬前人佈置於斜坡的長繩,其間疑部份綑綁於大石的繩索突然鬆脫,導致他失足直跌落10米下山坡,幸危急關頭他被斜坡上樹椏擋住跌勢才撿回一命。
事發時本報記者剛巧公餘行山路過直擊事件,連忙與其他山友協助該名外籍人士爬離懸崖。
墮山洋漢頭部和手腳擦傷流血,當他爬回安全位置後才知驚險,頻呼「Thank God」,他檢視傷勢發現無恙稱毋須報警,其後與友人繼續行程。現場所見,肇事山坡十分陡峭,記者所見涉事洋漢年約40歲,身材略胖,當時身穿T恤波鞋短褲,似欠安全裝備,其同行朋友亦只穿普通波鞋;二人沒帶備行山枴杖、手套及行山鞋。
生態地質導賞員戴緻賢稱,在陡峭山徑常見有前人留下繩索或鐵鏈,便利其他山友,但這些繩索或鐵鏈經過一段時間後會風化或氧化,甚至被雨水侵蝕,安全成疑,不建議使用,認為市民攀爬時應以天然石縫的凹凸位做借力點,若去到崎嶇難行路線應量力而為,切勿逞強。
另外,昨早10時許,34歲外籍婦人偕丈夫到大嶼山老虎頭遠足前往愉景灣,其間不慎扭傷腳無法繼續行程,需由直升機送往東區醫院治理。至下午1時許,25歲姓鄭男子與兩名男友人到香港仔鴨脷洲玉桂山行山,途中他失足跌傷頭部和手腳,需直升機救起送往律敦治醫院醫治,幸無大礙。
其後再有兩名女子於玉桂山行山擦傷及肚痛不適,記者在場目擊消防橡皮艇到場,消防員檢查擦傷的女子發現她無法繼續行程,安排她乘消防橡皮艇離開,至於另一名肚痛女子休息後已可自行離去。
昨日天氣炎熱及潮濕,有資深山友直指炎熱高溫下比較辛苦,「帶咗兩支水都飲晒」。至於昨日其他行山事故包括有人體力不支或扭傷腳,其中下午3時許,兩名男子在西貢行山時一人疑中暑不適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