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北韓因而封鎖邊境,就連貨品都幾乎不能進口。俄羅斯大使館指,由於平壤的藥物、生活必需品出現短缺,大部份外國人已離去,包括外交人員。
俄使館在社交平台發帖文指,目前僅有九名大使和四名臨時代辦留守平壤,英國、委內瑞拉、巴西、德國、意大利、尼日利亞、巴基斯坦、波蘭、捷克、瑞典、瑞士及法國的大使館大閘已上鎖;選擇繼續工作的大使館,留守人員都減到最少。國際人道組織的外籍職員更已全部撤離。
俄方透露,在平壤已幾乎看不到外國人,剩下的不足290人。有38名外國人上月18日離開,並在中國丹東完成兩周隔離檢疫。俄使館指:「他們離開是可以理解的,因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嚴格的防疫措施、藥物等必需品嚴重短缺,以及無法解決健康問題。」
俄羅斯駐北韓大使馬歇各拉(Alexander Matsegora)早在2月底表示,很難在平壤買到生活必需品,又指當地防疫措施嚴格,職員不能自由移動,自然不能到當地的俄羅斯商店購物。
北韓自去年2月起封關,中斷來往中國、俄羅斯的航空及鐵路。除了獲批的外交人員外,禁止所有外國人出入境。俄外交部曾指,八名外交人員及家屬需利用一輛鐵路手推車才能再轉車回國。
韓媒引述捷克駐平壤大使館職員早前指,當地必需品短缺的消息「完全屬實」。他表示,過去幾個月根本買不到白砂糖、食油、巧克力、零食、餅乾、牙膏等,更不用提奢侈品。他透露,北韓試圖生產這些進口貨的代替品,但質量非常差。
他亦指,當地最大市場「統一市場」物價與去年冬季相比明顯上漲。一小瓶即溶咖啡售價達30美元(234港元)、洗頭水及沐浴露售價更高達50美元(390港元)、中國產的蘇格蘭威士忌則售10美元(78港元)。
韓媒報道指,北韓豬肉價格過去半年急增57%,由平均每公斤1.4萬北韓圜(120港元),增至2.2萬北韓圜(190港元);對比2019年5月至去年10月,平均價格僅為1.3萬至1.5萬北韓圜(112至119港元)。面對豬肉價格急升,民眾想以鴨、雞等肉類代替,但受封關及禽流感影響,這些肉類供應亦短缺。
法新社/美聯社/南韓Daily 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