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規定全港提供堂食的食肆本月30日前,室內每小時換氣量需達六次或以上,或加裝空氣淨化設備代替。「食肆換氣量規定工作小組」早前估計改善工程需時,不少食肆或未能趕及限期前完工。環團世界綠色組織聯同室內環境測量專家組成團隊,為餐飲業界度身訂做「安全空氣,無毒空間」方案,並設立標籤制度認證,避免食肆因不符換氣量而停業。有飲食業代表擔心成本高昂,促請政府資助業界購買相關設備。
食肆換氣量規定工作小組早前審視首批約100部合資格空氣淨化機,昨於網上公佈符合規格的設備清單供食肆參考。面對食肆換氣量規定,理大機械工程學系客座副教授羅國湧昨指,其團隊設計了一套「安全空氣,無毒空間」方案,工作人員會為食肆先進行初步室內空氣環境質素(IEQ)篩查評估,在較焗促的位置安裝空氣淨化器。團隊會設標籤制度作認證,以證明食肆符合政府要求。
羅國湧形容系統富機動性,由諮詢到安裝空氣淨化器最快一星期,希望能協助業界配合政府要求。他估計面積500至700平方呎食肆所需費用約兩萬元,目前已有數十間食肆表示有興趣參與計劃。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聘指出,團隊採用的方案對環境影響亦較少。他舉例指,食肆替換氣喉或會產生大量廢物,如食肆選擇調低冷氣溫度以加大換氣量,亦會耗用更多電力。
稻苗學會會長邱金榮則擔心不少食肆面對財政困難,未能負擔計劃成本,他促請政府要求業界遵從規定的同時,應資助業界購置相關設備及為食肆負擔長期維修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