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危急時刻挺身而出

法治危急時刻挺身而出

73歲的吳靄儀是大律師,也是「法治未死」派中堅分子。她加入法律界前,是那年代的文青,中英俱佳,曾有「香江第一才女」稱號,於港大文學院修讀哲學系,並在同校修畢碩士。畢業後,經資深文化人詹德隆介紹,到英文報章《英文虎報》撰寫時事專欄,開展其英語時事評論事業,其後加入《明報》,至1988年任督印人,從政後以捍衞法治為己任。

記者:盧珮瑤

1983年,吳靄儀任廉政公署社區關係市民諮詢委員會委員,認識《明報》創辦人查良鏞,於專欄中經常點評金庸的武俠小說,其後獲邀加入《明報》。吳其後到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學士,一邊擔任《明報》駐英國國會採訪香港前途談判的記者,回港後獲升為《明報》副總編輯。她1988年獲香港大律師執業資格,開展法律事業,之後亦成為前港督衞奕信任內中央政策組官方智囊。

吳靄儀從政之路屬她人生中重要時光之一。1995年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立法局法律界功能界別當選,正式踏上議員生涯。2003年港府提出就《基本法》23條立法,吳靄儀作為立法會法律界代表,與余若薇、梁家傑、湯家驊等成立《基本法》23條關注組,外界更他們為「四大狀」,也間接促成2003年百萬人上街,其後港府擱置23條立法,《基本法》23條關注組改組為《基本法》45條關注組,爭取普選特首和立法會,2006年再變成公民黨。

議會內,吳靄儀屢能洞悉先機,2007年立法會審議《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條例草案》,她發現草案中建議在中國境內推行一地兩檢,直指是為在港實施一地兩檢鋪路,結果一語成讖,最終成為高鐵一地兩檢的「參考例子」。2008年,吳靄儀再度連任立法會議員,至2012年終決定退下火線,由黨友郭榮鏗成功繼任其議席,正式卸下18年的政壇盔甲。

警方去年4月18日大搜捕,拘捕多名民主派人士,當中包括吳靄儀。她的兩項控罪涉及2019年8月18日的流水式集會,包括參與及組織未經批准集會及遊行,此乃吳靄儀首次被控,昨日更被判罪成。

重讀當年中英談判文件,當確定香港主權歸北京後,吳靄儀寫下《Now We Stand Alone》這篇受前政務司鍾逸傑青睞的文章,呼籲港人香港前途全靠自己,眼前是持久奮鬥:「不堅持,便退出!」她被捕後談到法治時,字字鏗鏘:「當法治係好危急嘅時候,你要walk out吖,定係stand and fight呢係咪?呢個就係我哋法律界人士最重要嘅精神。」對香港和法治的堅持,企得最穩,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