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幫助球證?

科技幫助球證?

隨着社會進步和科技發達,應用科技到球場已是大趨勢,10年前只有1支本地職業球隊戴心跳帶,現在大部份球隊已有應用,香港代表隊亦有一套完善配備隨時供各隊使用。同時,各樣分析訓練和比賽軟硬件亦在世界盛行,例如歐洲球隊都擁有分析團隊,亦能在球場設置不少鏡頭攝錄,以作實時分析。

另外,球證方面亦有不少改變,例如加入門線系統,每次入波皆會提示球證,讓一些白界上似入非入的情況得到最公平判決。VAR的引入更改變了整個足球文化,儘管出發點是讓球賽在公平下進行,但近年球壇對VAR的批評從未停止,如何應用仍是值得關注的議題,如英超由沒有擺放電視改變至有電視一樣,各有利弊。

近日港超仍有很多風波,球證的執法水平再引熱話,筆者忽發其想,若要提升香港足球水平,每個單位都環環相扣,科技除能改善球員表現,也能協助球證執法,亦未嘗不是方法。

然而,筆者搜尋過有關資料,在康文署球場設置VAR似乎在現階段難以做到,但事實上可先考慮較簡單的門線系統。使用科技協助裁判是大勢,不僅是足球,所有運動皆是如此。運動員付出多年心血,就是希望爭取最好表現,在賽場優勝劣敗乃正常,但若因錯判而輸掉確實痛心及難受,正如早前羽毛球員李卓耀痛失關鍵一分,令比賽未能在最公平下分出勝負。

陳婉婷

前亞洲足協最佳女教練

周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