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搜尋「臭罌出臭草」,聯想字即出現「梁耀忠」。1995年起從政36年,由立法局過渡至立法會後連續六屆參選未嘗一敗,這個曾因用此「名句」嘲諷特首小圈子選舉而成香港首個被逐議員的梁耀忠白髮依舊,昔日敢言抗爭卻成為今日屢被千夫所指的「逃兵」。雖然溫和路線不受年輕人歡迎,仍因紅線急速收緊,同樣成為被政權檢控的「罪人」。
原為教師、人稱白頭佬的梁耀忠出身草根,1978年成立「街坊工友服務處」,85年起當選葵芳區議員至今,95年再下一城,出戰「新九組」紡織及製衣界別成雙料議員,為勞工和弱勢發聲形象深入民心。
惟他扎根社區的「揼石仔」路線終難抵時代洪流,經歷2012年反國教及2014年傘運,梁一再被推到政治風眼,他與光譜拉得越來越闊的民主派走上分岔路。2016年立法會主席選舉風波,梁本以第二資深議員身份主持選舉,民主派議員質疑梁君彥未放棄英籍無資格參選,會議陷入混亂,梁耀忠突放棄主持離場,由建制派石禮謙頂上,令梁君彥順利當選。自此當梁君彥濫用主席權力,梁耀忠即被網民「鞭屍」。
去年梁宣佈參選卻表明無意跟從初選機制,最終街工退選,令這個1989年親上北京天安門聲援的老民主派正式告別議會。被政權檢控,梁沒選擇抗辯而在開審前認罪,判刑前他以「沒心情」為由婉拒訪問,第一代深耕細作票王最終能否逃過牢獄,仍是未知之數。
■記者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