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視為民主黨明日之星的區諾軒現年33歲,關心社會事務超過10年,同時在學術上鑽研選舉制度,並參選實踐政治理念,惜在今非昔比制度內踩中政權紅線,更成為階下囚。
2005年六四集會是區諾軒認識政治的起點,入讀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後,在學生會出任內務秘書,時任中大校長劉遵義是全國政協,向董建華頒發博士榮譽等備受批評,觸發區與同學成立「劉遵義施政監察」。2009年,區畢業後加入民主黨,兩年後辭任中大助教參選區議會,由於在日本留學時見識當地議會力量善用權力為民眾謀福祉,又在已故民主黨觀塘區議員歐玉霞的選區成長,看到歐緊貼街坊求助連任多年,內心埋下服務地區的種子。
棄學從政,區曾向家人許諾不連任三屆,之後重返學界工作。他與當時的黨友羅健熙在鴨脷洲深耕,2011年分別勝出區選利東一及二選區,四年後連任,區成南區票王,但屬進步派的他2017年因路線分歧退黨。他後來挑戰立法會,2016年出戰批發及零售界不敵自由黨邵家輝;2017年港島區票王羅冠聰被DQ,周庭亦被DQ補選資格,區頂替上陣擊敗新民黨陳家珮,周庭及後選舉呈請勝訴,法庭裁定區非妥為當選,喪失議員資格。
區近年被政權追殺,先被控2019年5月立法會辯論《逃犯條例》修訂時違權力及特權法妨礙會議;同年7月他在旺角調停反送中衝突,被控「大聲公」襲警罪成,原判社服令但遭律政司覆核刑期改囚九周,同時因協調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還柙至今。區曾說最大心願是完成東京大學博士課程,惟官司纏身令他預期難以「重回教書的路」。
■記者袁楚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