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觀塘公眾碼頭一直成露宿者駐紮據點之一,但運輸署一直以違反「土地雜項條文」為由,聯合多個政府部門人員每季到場清理。多個政府部門昨日再度清場,惟有關注團體和街友斥當局未有人性化處理露宿者問題,雙方一度激辯,露宿者最終妥協,承諾本月中旬收拾行裝,配合署方行動。
觀塘公眾碼頭盡處住着十數位「有家」露宿者,一間間由木板間隔開的小舍,內裏有床有電器,更有一戶飼養了一頭五歲的小狗。自去年10月,街友定居碼頭成為問題,市民的投訴牽涉多個政府部門,包括主責今次清理行動的運輸署以及「劊子手」食環署。
運輸署、食環署與民政事務署代表昨上午9時許到來清場,期望與露宿者合作,惟一直代為發聲的「支援露宿街友行動組」召集人馮炳德直言不滿運輸署以「土地雜項條文」,不人性化地處理露宿者無處容身的問題。雙方隨即就露宿與居所問題,由討論演變為激辯。
「邊個導致露宿者增加、邊個令到1,500變2,000人(露宿)㗎,係你哋啲忠誠嘅廢物呀」,有部門代表即大叫克制並謂「你唔好用社會層面嚟為難我哋技術層面嘅人」。52歲觀碼街友Andy自言靠「炒散」過活,批評政府部門互相卸責,無安置、無協助,只有清拆令。
馮炳德表示,觀碼住着不到廿名的街友,一直願意配合部門人員,清潔碼頭部份範圍,但期望不要清拆他們的板間居所。
馮又為露宿者提出三項訴求,包括要求當居將每季清潔的頻率,減至每年一次、盡快原地安置街友、以及提供太陽能發電、廁所、分類垃圾箱等友善環保設施,籲不要再靠「土地雜項條文」告示溝通,期望署方人性化處理。
運輸署指露宿者的處理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強調行動時已盡量平衡法、理及情。署方去年接獲48宗與觀碼露宿者相關的投訴,涉及環境衞生及非法構築物問題,較前年增逾四成。今年初截至上月底亦接獲六宗同類投訴;過去兩年共採取過九次聯合清理行動,每次行動前兩星期會在碼頭張貼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