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展局公佈第二階段棕地檢討,披露在今次檢視的290公頃棕地中物色到四組用地、涉及31公頃範圍可研究發展公營房屋。該四組用地分別位於上水及元朗,預料合共可提供一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該31公頃範圍內只涉及11公頃棕地,即僅佔研究範圍290公頃的3.8%。
發展局2019年底公佈棕地研究,指在新界識辨出1,414 公頃有作業營運的棕地及165公頃已停止運作棕地進行研究,規劃署去年完成首階段160公頃棕地研究,物色八組棕地群研究發展房屋,料可建成兩萬個單位,但當中只涉及發展36公頃棕地。
規劃署其後進一步檢視另外290公頃棕地,昨公佈結果指該四組棕地群中,一幅位於上水,三幅位於元朗,最大一幅位於元朗沙江圍北,在天影路以西,研究範圍達16公頃,涉及五公頃棕地,現時屬綠化地帶及休憩用地。另外兩幅元朗用地,一幅位於屏葵路近屏柏里,研究範圍達五公頃,涉及兩公頃棕地,屬住宅及休憩用地等;另一幅位於錦河路、八鄉路以南,研究範圍為六公頃、涉兩公頃棕地,亦屬農地及綠化地帶,至於上水一幅位於華山、梧桐河以北,研究範圍達四公頃,涉及棕地僅兩公頃,屬農地及綠化地帶。四組用地涉及11公頃棕地,即僅佔研究範圍290公頃的3.8%。
土木工程拓展署今年第二季陸續就該四組棕地群展開工程可行性研究,確定發展參數,期望在少於六年內將「生地」變「熟地」,即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改劃、詳細設計、收地及平整工程等,以將地盤交付相關機構興建公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