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芯人物●自細暈車浪 考牌為使命 25歲女巴司:想乘客舒服到站

軸芯人物●自細暈車浪 考牌為使命 
25歲女巴司:想乘客舒服到站

May Lam:「我經常搭車暈車浪,但我職業係巴士司機。」25歲的她五年前考到私家車車牌,至今已有兩年駕駛巴士經驗。她常被人以為是巴士迷才當巴士司機,實情是原本只打算考車牌代步的她,想到既然要考車牌,不如就做巴士司機,因為這職業很有使命感。

現時為九巴半職車長的May,月入約一萬三千元。她從小到大乘坐巴士都暈車浪,不是暈就是嘔,於是讓每個乘客舒舒服服到達目的地就成了她當巴士司機的目標,但當了巴士司機後,她發現並非司機問題,而是巴士車款問題。她指出,由於舊款巴士的油門和迫力遲鈍,所以司機較難控制,避震效果相對也比新款巴士差,因此乘客容易暈車浪。

駕駛巴士雖稱不上很難,但必定累,May曾有一段時間經常駕駛71A線和75K線,這兩條路線都採用舊式巴士車款。舊車款的軚盤和油門偏重,特別對女生而言,駕駛時需要比較用力,所以下班後會肌肉疲累。巴士司機責任重大,並非只沿巴士路線開車就可以了,除要留意路面狀況,還要兼顧車上的乘客。入職兩年,揸過不同路線,除了上述路線,還有「首航」的71B及74A、75X、271等。

哪條路線最難應付?不是行駛時間約一小三十分鐘的74A,而是71B,因為71B路程短(富亨至大埔中心循環線),每天出車亦只有兩部巴士,駕駛的次數較多,她每天都要重新跟當日另一位車長互相配合休息時間。

帶飯盒返工 同事以為外賣妹

May是行內數一數二年輕的女巴士司機,初入行時同事都誤會她是來找失物的乘客,也有同事以為她是巴士站長女兒,試過帶飯盒上班時,有同事誤會她是負責送外賣,從沒有想過她是一個巴士司機。曾經有乘客因May是女司機而瞧不起她,那乘客一上車就立刻以鄙視的眼神瞧着May說:「女司機!」身形細小加上年紀輕,令不少乘客都質疑她的駕駛技術。見工前,她告訴家人會到九巴公司求職,她母親也擔心她的駕駛技術,叮囑她不要撞車,但May深信大眾認為女人駕駛技術差這個謬誤,是可以改變的。

女生冒失、駕駛技術差、逆線行駛、不懂泊車……May全都不認同。當巴士司機後,她反而增加了駕駛私家車的安全意識,因為她清楚知道大型車輛的盲點在哪裏,所以當自己駕駛私家車時會盡量避開盲點。當大家以為大型車比小型車更難控制,May反而認為大型車的視野較廣闊和安全,更能看清路面情況,「因為坐喺前轆前面,同埋又坐得高,揸車仔就好似唔係睇到好多嘢。」

May乘搭巴士上班時,都會站在駕駛席旁觀察司機的駕駛竅門。被問到之前一直駕駛小型私家車,上班時要駕駛體積龐大的巴士會不會不習慣,她表示巴士和其他車輛最大分別是長度,亦是最難適應的地方。駕駛私家車很少會特別顧及車尾,但巴士長度由十至十二米八不等,駕駛時需提防車尾會撞到物件。另外,May也得花點時間適應巴士軚盤的大小,巴士軚盤大,比私家車左右需要各多一圈軚。每次入彎,巴士需要開到很前才可轉彎,但私家車一起步就可以乾淨利落地轉彎。May舉例,如74A行大埔公路,相對比較多彎,較考功夫,但慶幸路段並不難轉。

揸棍波小福星 假日熟習路線

為提升駕駛技術,May下班後還會駕駛自己的棍波「小福星」Toyota Starlet EP91去練習巴士路線。此車被稱為「飛仔車」,飆車一族很喜歡買來改裝,雖然這車性能不是特別突出,但勝在有很多配件可以後期改裝。可是May並不着重性能表現,她買這部車全因車身細小可愛和耗油量低,並謂女生駕車不會太兇狠,所以前驅車和後驅車並沒有分別,買車只取決於外觀。她笑說:「有次駕駛小褔星經過巴士站,突然有『幻聽』,聽到有乘客按鐘想下車,差點扭了入巴士站。」

自買入此車後,May養成morning drive的習慣,她喜歡假日早上驅車到石澳和鹿頸。「自己揸車,冇乘客,又冇巴士長度限制,自己規劃路線,想去邊就去邊,停邊就停邊,想播乜音樂就播乜音樂。」雖然May喜歡駕駛巴士,但認為morning drive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她嚮往自由,喜歡慢慢揸車,沿路欣賞風景,享受一個人單純的駕駛時光,掌握自己的方向、控制自己的軚盤。

巴士車長達12.8米,May說要預留多點空間入彎。

May不認同女性的駕駛技術一定差的看法。

May第一次駕駛巴士的路線,就是穿梭大埔的71B。

假日時,May獨自開車到鹿頸和石澳morning drive,享受駕駛樂趣。

新款的巴士型號的軚盤和油門較輕,所花的力氣較小。

身高只得160cm,May習慣駕駛時要把座椅移前。

採訪:葉家淇

拍攝:尹彥翹、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