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起,香港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今年6月23日將開展最新一次的全港調查。
十年前的普查結果分為335個分題,數據詳盡。不過,調查不涉及被訪者的未來意向。現時人心思變,影響特區未來規劃的最大變數是移民潮。今次普查支出預計2億元,如果當局不趁機會掌握外移人口的具體數據,將會是極大的缺失和浪費。
《明報》周一報道,中小名校下學期湧現退學期。記者向教育局索取數字,所得的回覆是「未能提供學生退學人數資料。」教局不合作的原因不外乎是政治考量,恐怕真相令當權者尷尬。《公開資料守則》列明部門可以在16種情況下拒絕披露資料,教局的推托搪塞並不符合該等準則。如果報社向申訴專員投訴,得直機會甚高,屆時官員只會更加難堪。
綜合近期的民調,約七分一家庭計劃移民。其他一連串數字亦已寫在牆上:
‧去年第三季因永久離港而申索強積金,有8,100宗;涉及金額17.04億元,較去年次季大增72.12%。
‧青協發現近四分一年輕受訪者打算未來五年內,到香港以外就業。
‧倫敦估計未來五年內,有32萬港人以5+1計劃進入英國。
‧教聯會表示9成幼稚園本學年面對學生流失的情況,申請報讀下學年K1的人數下跌。
鴕鳥官員可以連屁股也埋在沙裏,結果只會令政策更加離地。
何安達